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加工制作 > 黄金加工制作

戗金
发布时间:2022-05-02 21:19:29      点击次数:88      文章作者:管理员

戗 金

戗(qiàng)金。髹漆工艺技法之一。即在器物表面先按照设计的图案阴刻出花纹,然后再在阴纹内打金胶、上金粉、填嵌赤金,使之成为金色的花纹。也称“鎗金”。《乐府群珠一·元马九皋(薛昂夫)山坡羊苦雨之一》:“销金锅在,涌金门外,戗金船少欠西湖债。”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三十鎗金银法》。现知最早的戗金实例是“光化汉墓戗金漆卮”。这件漆器是1973年从湖北光化五座坟3号西汉墓出土的。口径9.6厘米,通高10.5厘米。木胎,筒形,有盖,附有木制环把耳,内朱外黑。装饰图案盖面为奔龙,里为翔凤。器身周匝为立虎、仙鹤、玉兔、怪人等,以流云、山石相间。图案线条均用针划出,内填精彩,这是从战国针划漆器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宋、元盛行的戗金技法亦溯源于此。山东省博物馆藏还珍藏着一件明洪武年间制的“朱漆戗金云龙纹盒”,该盒为木质长方形抽盖式,高7.2cm、长36cm、宽11cm。内外朱漆戗金并饰以云龙纹及云纹。1971年山东省邹城市明鲁王朱檀墓出土。同时出土有二件器物,盒内各置玉圭一件。漆盒与漆箱在墓室内泡水达600年后,漆面依然光洁如新、熠熠生辉。其戗金手法相当高超,运刀迅疾,纹饰刚劲挺秀,显示了明代初年内廷官办漆器工艺的精湛技术。还有一件大明万历丁未年制的“填漆戗金云龙纹立柜”。高174cm、长124cm、宽74.5cm。柜四面平式,对开两扇门,门间有活动立栓,铜碗式门合叶,柜内黑漆里,设黑漆屉板2层。两扇柜门上下均饰菱花式开光,上部左右两开光内有黑万字红方格锦纹地,饰戗金龙戏珠纹,填彩海水江崖纹。下部左右两开光内饰鸳鸯戏水图。柜四周边框和中栓戗金填彩开光内饰朵花纹。柜侧戗金填彩云龙和海水江崖纹样,边沿开光内饰填彩花卉纹。柜后背上部填彩戗金牡丹蝴蝶纹,下部填彩松鹿、串枝牡丹纹,并阴刻戗金“大明万历丁未年制”楷书款。此柜工艺精湛,为明代漆家具的代表作品。《红楼梦》第四十回:“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摄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

秦代是我国漆器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时期,但由于其历史短暂,留下的漆器也就所在无多了。不过,迄今已发现的秦代漆器,除了四川青川郝家坪有少量出土外,其他190余件均出自湖北云梦睡虎地、木匠坟秦墓中。也就是说,荆楚地区在秦代仍然是漆器最重要的产地。

汉代是我国漆器生产规模和技术发展的高峰,也是荆楚地区继春秋战国后漆器生产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其标志是,人们对漆器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铜器,漆器已成为身份等级的重要象征。迄今所发现的汉代漆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荆楚地区均独占鳌头。荆楚地区发现的汉代漆器,以西汉早期居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发现有湖北云梦大坟头、江陵凤凰山和湖南长沙马王堆等汉墓。如云梦大坟头1号汉墓出土漆器81件,江陵凤凰山167、168号汉墓分别出土漆器90余件、160余件。长沙马王堆1、2、3号汉墓分别出土漆器184件、200件、300余件。

同楚国和秦代漆器相比,西汉早期荆楚地区出土的漆器具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是薄木胎比例增大,尤其是夹紵胎、卷木胎日见其多。如云梦大坟头1号汉墓共出土漆器81件,其中夹紵胎达24件。二是生产工序更加细密。如将刚髹过漆的器物置于荫室以加快漆膜干燥速度的工序,就是西汉早期正式确定下来的。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记有“?”字的竹简四枚,就是对经过这道工序的漆器予以说明。三是髹饰工艺有长足的进步,其主要标志是“锥画”、金银箔贴花工艺的运用和扣器的出现。所谓“锥画”,是指在髹好的漆面上用锥等尖锐工具刻出花纹图案。它与雕刻(或针刻)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一般只是划破漆膜的表层,而后者则一般是将漆膜完全划破。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的“锥画”装饰,是我国漆器中该类工艺最早的代表。在长沙陡壁山曹墓出土的漆器中,部分在器表施金银箔贴花;在长沙砂子塘1号墓中,曾出土有银扣漆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474页。这两座墓的年代均属西汉前期。

西汉中期以后,荆楚地区的漆器制造朝着精工细作、富丽堂皇的方向发展。这是在漆器制作技术提高、制造工艺中各道工序分工更加明确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所谓“野王紵器,金垒玉钟”就是指的这类漆器制品,考古发现的被标明为“乘舆”的漆器,也属此列。就髹饰工艺而言,最突出的进步是金银镶嵌技术的发展,即较多地采用贵重金属作扣件,以致生产出“银扣黄耳”、“金错蜀杯”(《盐铁论·散不足篇》)一类的高档产品,如湖北光化五座坟5号西汉墓出土的银扣彩绘漆奁和银扣金平脱漆奁,就是这类器物的代表之作。此外,“锥画”工艺已由原来纯粹的锥画图案发展到在锥画出的图案中填上色漆和颜料,产生了类似青铜器上金银错的花纹的效果。针刻技术已发展成为“戗金”工艺,即在漆器纤细的针刻纹饰中填以金彩,如湖北光化五座坟3号和6号西汉墓中出土的两件戗金漆卮,便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漆器戗金标本。参见“鎗金”、“鸧金”、“枪金”、“抢金”。




戗(鎗) 金

戗或鎗(qiāng)金。在器物上嵌金。明·陶宗仪《辍耕录三十·鎗金银法》:“凡器用什物,先用黑漆为地,以针刻画,……然后用新罗漆,若鎗金,则调雌黄;若鎗银,则调韶粉。日晒后,角挑挑嵌所刻缝罅,以金簿或银罅,依银匠所用纸糊龙罩,置金银簿在内,遂旋细切取,铺巳施漆上,新绵楷拭牢实,但着漆者自然粘住,其余金银都在绵上,于熨斗中烧灰,甘锅内熔锻,浑不走失。”参见“戗金”、“鸧金”、“枪金”、“抢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