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显微术
根据金属样品表面上不同组织组成物的光反射特征,用显微镜在可见光范围内对这些组织组成物进行光学研究并定性和定量描述的一种技术。它可显示500-0.2μm尺度内的金属组织特征。早在1841年,俄国人阿诺索夫(П.П.Аносов)就在放大镜下研究了大马士革钢剑上的花纹。至1863年,英国人索比(H.C.Sorby)把岩相学的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抛光和腐刻等技术移植到钢铁研究,发展了金相技术,后来还拍出一批低放大倍数的珠光体和其他组织的金相照片。索比和他的同代人德国人马滕斯(A.Martens)及法国人奥斯蒙(F.Osmond)的科学实践,为现代光学金相显微术奠定了基础。至20世纪初,光学金相显微术日臻完善,并普遍推广使用于金属和合金的微观分析,迄今仍然是金属学领域中的一项基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