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河金笄
商代中晚期金饰品。笄(jī),簪子,古代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弁(biàn)冕。1977年8月在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发现。金笄长27.2厘米,头宽2.9厘米,尾宽0.9厘米,重108.7克,细长型,器身截断面呈钝三角形,一端略粗,尾端有一长约0.4厘米的榫状结构,可能原镶嵌有其他装饰品。似原嵌有其它质地嵌件。金笄是用浇铸法制成的,虽经打磨,铸痕犹存。经测定含金量为85%,其它为少量的银和微量的铜。黄金的熔点高达1064.43℃,它表明在商代,人们已掌握了黄金冶炼的技术。笄也叫簪,是簪的本名,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骨制的发笄,用于盘发挽髻。商代及周代时,女子插笄,标志着成年,谓之壹绑怯,《仪礼》(传为周公所作,为规范起居饮食的法则)载,女子年满十五,梳髻插笄,表示成年,可以许嫁,并举行仪式,称为殷抢裼。背景材料详见“刘家河金耳环”。
上一条:流苏金镂鞍
下一条:镏金镂花瓶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