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玄武
道教大神。明永乐(1403-1424)武当山金铜佛器。纵63厘米,横44.5厘米,高47厘米,重73.8千克。此鎏金铜玄武原藏于道教圣地——湖北武当山的“金殿”,明永乐年间(1403-1424)铸造,工艺精湛,为我国古代金属铸造技术的杰作。征集于湖北省武当山。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本器物曾参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
在我国自汉代以后的历代墓葬石刻、壁画、瓦当、砖雕、帛画上,及历代流传的占星、相地、占筮等数术中,都有关于“四灵”的内容。所谓“四灵”,是指代表四方神灵的四种动物,称为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四灵”作为一个代表四方的整体受到崇拜,大约产生于战国初期或稍早。四灵中的苍龙、白虎、朱雀分别是三种动物,只有玄武是两种动物龟蛇纠缠的形象。将“四灵”与四方相结合,则与古代的天文学和五行学说有关。我国古代把全天连续通过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称为二十八宿,根据它们的出没和中天时刻以定四时。战国以后,又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分别以“四灵”来命名。
四灵中的苍龙、白虎、朱雀分别是三种动物,只有玄武是两种动物的合体,从图像上看,是龟蛇纠缠的形象。宋人洪兴祖注《楚辞·远游》说:“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玄武之形象形成于西汉末年,由于民间信仰以为龟蛇为雌雄二物,不可分离,故以龟蛇作为玄武神的象征。《后汉书·王梁传》称:“玄武,水神之名。”唐李贤注曰:“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到北宋,道家为避天尊圣祖玄朗神之讳,改玄武为真武,成为道教大神。到明代,明成祖朱棣以一藩王而伐天子,决意以北统南时,不得不乞灵于天神,玄武为北方之神,故对玄武神特别尊奉。明朝各大小衙门一律建玄武庙,而在南方民间信仰玄武尤烈。
湖北武当山为著名的道教圣地,在武当山天柱峰顶端有一座全部为仿木结构铜铸鎏金的建筑,称为“金殿”,重檐歇山迭脊,殿内的12根柱子、斗拱檐椽、门窗以及殿内的神像、几案、供器无一不是铜铸的。殿中供奉真武帝君,披发跣足,丰姿魁伟。
殿中原有一尊鎏金玄武铜像,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铸。长65厘米,高47厘米,重53公斤。蛇躯紧缠龟体,两尾相交,蛇头耸立,龟首反顾,呈现相持形象。蛇躯鳞甲竦然,龟背纹理规整。这尊铜像形象生动,采用分块模铸法,铸造工艺精湛,通体鎏金,为我国古代金属铸造技术的杰作。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上一条:鎏金铜铺首
下一条:鎏金铜走龙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