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银面具
辽(916-1125)金银饰器。1.内蒙古敖汉旗新地乡英凤沟辽墓出土。现藏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银面具出土时覆盖于死者面部,保存完整。高21厘米,上额最宽处19.3厘米。用薄银片制成,面部轮廓清晰,眉骨突出,双目闭合,双唇紧闭,神态安详。耳下及鬓两侧有孔,可系结。契丹贵族死后,面部往往罩一件面具样的金属片,躯体则用锦彩络缠或用银铜丝网络络住。这是因为契丹人相信金属面具和网络可罩护尸体,存亡者之魂并且保护尸体不朽,可以死而复生,与汉代使用“玉衣”的丧葬习俗相同,也是契丹贵族厚葬风尚的反映。此件曾参展首都博物馆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
2.冥器。1971年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县东方红炼油厂,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该面具高31厘米,宽22.2厘米。银质鎏金,保存完整,面部轮廓清晰,头发后梳,眉骨突出,双目闭合,双唇紧闭,神态安详。耳下及鬓两侧有孔,可系结。辽代契丹贵族死葬面部往往覆罩一件面具样的金属片,躯体则用锦彩络缠或用银铜丝网络络住,以为饰终之仪。此面具应是公主所用。
3.辽代银质鎏金饰件。高20.5厘米,重11.3克。在2008年4月11日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来自瑞典实业家约翰·卡尔·肯普个人收藏的25件套明清金器专场拍卖中,这件器物拍得2.69万英磅,创下辽代银器的拍卖纪录。参见“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
上一条:鎏金银酒壶
下一条:鎏金银摩羯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