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金冠
战国晚期匈奴金器。古匈奴王金冠饰四件—套,1972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同时出土的还有其它200多件项饰、耳饰及各种动物形饰件组成的匈奴金银器。其中以战国时期匈奴单于“国王”在参加盛大典礼时所戴的金冠最为珍贵、最具特色。匈奴王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可见这种鹰形金冠饰应是匈奴王或酋长的冠饰,在我国匈奴族考古史上实属罕见。鹰形金冠饰是匈奴文物中最有代表性的稀世珍品,是迄今所见的唯一“胡冠”。金冠融铸造、锻压、锤打、镌镂、抽丝、编索、镶嵌等多种先进工艺技术于一身,造型简洁又气势不凡。足以代表战国晚期匈奴王室金细工艺的技术水平和艺术造诣。该冠为纯黄金制成,重1400克。它由鹰形冠顶和3条金冠带两部分组成。冠顶7.3厘米,重192克,冠饰呈半球体,冠顶饰的下部为用厚金片锤打成的半圆球体,其上浮雕四只狼和四只盘角羊组成的咬斗图案。在半球体的冠顶上立一展翅欲飞的雄鹰,鹰的头、颈用两块绿松石磨制而成,用一根金丝从鹰鼻孔穿入,通过颈部与腹下相连,双眼用金片镶嵌,头颈可左右摇动,鹰作俯视状,整个冠顶构成雄鹰傲立鸟瞰狼咬羊的图景。金冠额圈一套3件,由3条半圆形金条组合而成。金冠额圈由黄金铸成,直径16.5厘米,周长60厘米,重1022.4克,呈半圆形,3条冠带中间部位为发辫纹,两端分别是虎、马及盘角羊的半浮雕图案,背部有榫卯,可插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冠带。整个金冠造型奇特,制作精细,雕饰有趣,金壁辉煌,戴在头上稍微晃动,雄鹰也会摇头摆尾,展翅欲飞,不仅是艺术的结晶,而且是权力的象征,不愧为匈奴艺术瑰宝。自战国赵武灵王效胡服骑射以后,胡冠传入中原,将冠上的雄鹰改为曷(hé)鸟尾,即赤雉长尾。这种冠饰应是武官的饰物。鹰形金冠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是本馆的镇馆之宝。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955年筹建,1957年5月1日开馆。该馆是一幢富有民族特色的白色建筑,楼顶塑有蒙古民族喜爱的迎风奔驰的白色骏马,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3500平方米。该馆藏品56475件,其中一级藏品635件。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土的各个北方民族的文物和近现代的民族文物。该馆基本陈列是“古生物陈列”、“历史文物陈列”、“民族文物陈列”、“革命文物陈列”四大部分。
据《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又《乐产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集解晋灼云:“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xiānyǔn),秦曰匈奴。”匈奴“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zhān)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其攻战,斩首虏赐一卮酒,而所得卤获因以予之,得人以为奴婢。故其战,人人自为趣利,善为诱兵以冒敌。故其见敌则逐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战而扶舆死者,尽得死者家财。”“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
内蒙古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活跃的大舞台,也是草原文明的发祥地。从距今70万年前的“大窑文化”揭开北方远古人类活动的序幕开始,黄肤黑发的蒙古利亚人就开始在内蒙古草原叙写着草原文明的华章。约5万年前的河套人创造的“萨拉乌苏文化”延续了内蒙古草原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石器时代文化的足迹。随后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及“小河沿文化”等标志着不断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鄂尔多斯大地上,诞生过许多伟大民族,孕育过许多英雄人物,创造了许多灿烂文化,书写下许多不朽史诗。两千年前,先后有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在这里活动,并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曾经纵横驰骋,剽悍威武一时的匈奴民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匈奴族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游牧、生活在大草原上,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畜牧业,狩猎业和农业居于次要地位。商周时期叫鬼方,猃狁,春秋之后叫狄。战国时期,匈奴族地在不断吸纳或吞并周围部族的基础上迅速壮大,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游牧部族之一,是一支与中原各诸侯国抗衡的重要力量。匈奴族的早期活动地域在大漠以南的鄂尔多斯、河套及阴山一带。鄂尔多斯及其周围地区成为匈奴族形成和发展的中心地区。他们利用鄂尔多斯良好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畜牧业,与中原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创造了辉煌的匈奴文化。匈奴族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强盛在秦末汉初。秦汉时期,匈奴曾强悍一时,建立起一个以漠北为中心的庞大的奴隶制政权。并在秦汉之际使西域诸国多臣服于己。公元前1世纪时汉武帝使匈奴遭受重创,部分匈奴或内服或西迁西域,并终使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匈奴与北匈奴。至公元89-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伊犁河流域、中亚、顿河以东与伏尔加河等地,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纷纷乘机而起。西迁的匈奴人在公元374年击灭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后,便开始扮演着推动欧洲民族大迁徙的主要角色,对欧洲历史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如昙花般的匈奴王国在欧洲消失了,但是许多匈奴人很可能留了下来。许多学者认为匈牙利人就是其后裔。匈牙利人与欧洲其他地方人的长相有明显区别,匈牙利民歌很多与陕北、内蒙古的民歌在调上是一样的。陕北民歌如信天游的产生远比蒙古人早,很可能与匈奴有关。匈牙利人吹唢呐和剪纸的情形和中国陕北的一样,他们说话的尾音也与陕北口音很相似。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一首诗中曾经这样写道:我们那遥远的祖先,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来到多瑙河边建立起国家的?很多匈牙利学者都认为这个国家与匈奴后裔有着密切的关系。南匈奴则在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之后,逐步融入鲜卑,五六十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都成了鲜卑人。这样,从公元前209年匈奴王朝建立开始,至东汉初匈奴国家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再到公元91年北匈奴灭亡,匈奴在大漠草原上整整活跃了300年。在此期间,匈奴作为一个民族消失了,但匈奴族人民光辉的草原文化习俗仍部分保留下来了,匈奴民族为开发建设鄂尔多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匈奴艺术将永远载入中国和世界的文明史册。
从19世纪末开始,海内外考古学者曾陆续在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出土了大量以装饰动物纹为特征、具有浓郁游牧民族文化色彩的青铜及金、银制品。除了阿鲁柴登墓引人注目的匈奴王金冠等金器出土外,1979年内蒙古准格尔旗西沟畔匈奴墓还出土了一对战国时期的金耳坠,上部为环形,环下坠有三个串联的铃形坠,这套耳坠出土于男性墓主人头骨两侧,说明战国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有佩带金属耳坠的习俗。鄂尔多斯地区发现数量最多而被称作“鄂尔多斯青铜器”。这些青铜器起源于商代,春秋战国和西汉初年为鼎盛时期,是以狄——匈奴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地区早期游牧民族的物质文化遗存。商周时期的铜人和骑马武士,铜人作骑马蹲裆式,右手持短剑,左手摸在胸前,摆出一副威风凛凛的古骑兵形象。骑马武士头上戴盔,双手放在胸前,做出持缰纵马的样子,看上去栩栩如生。各种短剑是狄——匈奴族成年男子必备之物,因此,多见出土。其中仅各类战国以前的小型青铜刀、剑就达50余件。这些短刀剑不仅锋利实用,而且柄部装饰也相当精美。这是匈奴民族社会生活的贵重资料。还有装饰在衣服上,腰带上和马具上的大量青铜及金银制成的带扣、饰牌、饰件等腰带饰,其形状有长方形,圆角长方形,半圆形等,为文献中记载的狄——匈奴民族特有的“胡带”的构件,大多采用圆雕、浮雕、半浮雕、镂空等手法,刻成写实或抽象的动物图案,包括虎、狼、马、鹿、羊、牛、骆驼、野猪、飞禽、蛇等。很多都采用虎咬羊、虎噬牛等猛兽捕食弱小猎物场景为纹饰,造型独特精美,既有北方匈奴民族的文化特征,也有中原汉族文化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草原上弱肉强食的情景以及北方游牧民族剽悍尚武的性格。见“匈奴金饰件”。
上一条:匈奴金耳坠
下一条:宣花蘸金斧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