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质鎏金面具
①金国太宗(1075-1135在世、1123-1135在位)恭陵随葬品。北京大型皇家陵寝除明十三陵以外,还有一座比明十三陵早200余年的大型皇家陵寝,它就是坐落在北京大房山云峰山(又称九龙山)下、埋葬有十七位皇帝的金陵。太宗恭陵位于九龙山前岭世称“坟山”。九龙山太祖陵区葬有六陵:太祖睿陵、太宗恭陵、德宗顺陵、梁王宗弼陵、睿宗景陵、世宗兴陵。坟山现为燕山石化总公司东方红炼油厂地界。1971年,太宗恭陵曾出土六具石棺,石棺中随葬品有一件鎏金面具。这件鎏金面具,银质鎏金,银胎厚1.5毫米,通长31厘米(面部25厘米,颈长6厘米)最宽处约22.2厘米。面颊丰满,眉骨粗壮,双眼微闭,鼻梁瘦高,两耳肥大(长9.3厘米、宽2.5厘米),下巴圆厚,唇微闭留有口缝,细密的发纹清晰可见。耳垂部和耳上部各有一个小孔,为系带之用。面具形象健壮,具有明显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特征。契丹贵族死葬,面部往往覆罩一件面具样的金属片,躯体则用锦彩络缠或用银铜丝网络络住,以为饰终之仪。此面具应是公主所用。金陵鎏金面具的出土表明,女真葬俗受契丹文化的影响。这件面具保存完好,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
《神鹿记》:“太宗葬之坟山”。太宗讳晟,本讳吴乞买,世祖第四子,母曰翼简皇后拿懒氏,太祖同母弟。辽太康元年(1075)生。初为穆宗养子,收国元年(1115)七月,命为谙班勃极烈。太祖征辽,太宗守国主持内政。天辅七年(1123)九月丙辰,即皇帝位,改元天会。天会三年(1125)二月,获天祚帝,灭辽。天会四年(1126)闰十一月,克宋都汴京。擒徽、钦二帝,灭北宋。太宗吸收汉族文化,制定礼仪制度,继太祖之后,终于完成了大金立国大业,奠定了大金百余年统治的军事政治基础。天会十三(1135)年正月丙午朔,己巳,崩于明德宫,年六十一。三月庚辰,上尊谥曰文烈皇帝,庙号太宗。乙酉,葬于胡凯山和陵。皇统四年(1144),改号恭陵。五年(1145),增上尊谥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贞元三年(1155)十一月戊申,改葬于大房山,仍号恭陵。太宗并未与太祖一同葬于九龙山台地云峰寺的寺基上,而是葬于九龙山前岭坟山。看来《金虏图经》、《大金国志》记载有误。太宗钦仁皇后,唐括氏。天会十三年(1135),与太祖钦宪皇后同时尊为太皇太后,号明德宫。皇统三年(1143),崩于明德宫。谥曰钦仁皇后,葬胡凯山太宗陵。贞元三年(1155)十一月,与太宗迁葬大房山。坟山金代墓葬的出土表明,此处确属金陵葬区。但是从出土物中不能确定葬者的身份,因此不能判定出土石棺是否有太宗。
②辽代(916-1125)契丹金银饰具。高21厘米,上额最宽处19.3厘米。出土于内蒙古敖汉旗新地乡英凤沟辽墓。现藏于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银面具出土时覆盖于死者面部,保存完整。用薄银片制成,面部轮廓清晰,眉骨突出,双目闭合,双唇紧闭,神态安详。耳下及鬓两侧有孔,可系结。契丹贵族死后,面部往往罩一件面具样的金属片,躯体则用锦彩络缠或用银铜丝网络络住。这是因为契丹人相信金属面具和网络可罩护尸体,存亡者之魂并且保护尸体不朽,可以死而复生,与汉代使用“玉衣”的丧葬习俗相同,也是契丹贵族厚葬风尚的反映。
③辽代契丹贵族葬具。高31厘米,宽22.2厘米。1971年出土于房山东方红炼油厂,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保存完整,面部轮廓清晰,头发后梳,眉骨突出,双目闭合,双唇紧闭,神态安详。耳下及鬓两侧有孔,可系结。辽代契丹贵族死葬面部往往覆罩一件面具样的金属片,躯体则用锦彩络缠或用银铜丝网络络住,以为饰终之仪。此面具应是公主所用。
上一条:银镶金固斯壶
下一条:银质鎏金摩羯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