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体淘金
从植物秸秆中提取黄金。如果有人告诉你:小麦或玉米里含有黄金或者说作物的秸秆可以变成黄金,你一定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要不他就是一个骗子。但是在科学家们的眼里什么都是宝贝,也没有他们办不到的事情。眼下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就在从事从植物里提取黄金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可喜的是,这种“淘金”法还能帮助人们清除环境污染。据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利源)2002年9月27日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米盖尔·亚卡曼博士和乔治·加尔迪·托里斯德博士,经过潜心研究,找到了从小麦、紫花苜蓿特别是从燕麦里提取黄金的方法。他们说,只用一种简单的溶剂就能够把家庭栽培的作物变成获得宝贵金属的来源。不过这两位科学家劝告人们,千万别以为这样可以发大财,因而就放弃目前的工作去大规模地种植紫花苜蓿,弄不好你会亏本的。因为用这种方法“开采”获得的黄金,其数量还非常微小,而且这种黄金既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金锭也不是金块,而是一种黄金粒子,其直径只有数十亿分之一米。这两位科学家的“淘金”方法是基于植物具有吸收金属的能力这一原理。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从土壤里开采黄金的廉价办法:让生长在土壤里的植物为正在迅速兴起的纳米技术提供它所使用的某种形式的黄金。
现在担任得克萨斯大学化学系主任的加尔迪·托里斯德博士说,这是研究人员第一次报道活的植物能够形成这种微型金块,从而为制造纳米粒子开辟了一条“新的令人鼓舞的途径”。他认为目前制造黄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的一些方法不但投资巨大,而且还涉及到产生污染的化学过程,对环境保护不利。黄金粒子是现在生物学研究中用来研究细胞过程的一种标示物和作为纳米级电子电路所使用的电触点(electrical contacts),如果能够从植物中提取出这种黄金粒子,那将既“经济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事实上科学家们早就知道植物能够从土壤里吸收金属。植物能够吸收各种有毒化合物的这一性能,还使得人们把植物当做一种生物吸尘器,用来清除受到砷、TNT和锌以及具有放射性的铯等污染的场地。据估计,这种方法有可能在三年之内形成为一种产业,其产值可达到2.14亿美元到3.70亿美元的规模。
从事这项研究的亚卡曼博士是一位化学工程教授,他两年前才从墨西哥来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他说,从紫花苜蓿里提取黄金的方法是在人们治理墨西哥城污染的努力中发现和形成的。他在墨西哥担任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物理研学院院长的期间,就同加尔迪·托里斯德博士一道,研究利用植物清除受到铬严重污染的场地。他们对植物进行分析后惊奇地发现,金属在植物里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处于分散状态,而是以纳米粒子团(clusters of nanoparticles)的形式沉积在植物里,正好就像电子工业中的量子点(quantum dots)那样,于是这两位科学家和他们的同事们就很快地从清除污染研究的项目转移到了纳米技术研究的领域,他们还知道植物能够用于勘探黄金。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研究人员在热带地区发现,植物里的黄金浓度即含金量的多少可以作为在土壤里寻找新的黄金的一种直接的标记。特别是当土壤被火山爆发后的尘埃和灰烬覆盖后,不能对土壤样进行直接测试时,依靠植物勘探黄金就显得特别有用。
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最近报道,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利用紫花苜蓿进行实验,他们让这种植物的种子在富含黄金的人工生长介质里发芽。依靠功率强大的爱克斯射线和电子显微镜,他们不但在这种植物的幼芽里观察到了黄金,而且还发现这些黄金还形成为他们所希望的那种形式的黄金——纳米粒子黄金。在他们看来提取黄金并不困难,只要利用溶剂将有机物质溶解,剩下的就是完整的黄金。初步的试验表明,黄金粒子虽然是以不规则的形态出现,但是只要改变生长介质的酸性,黄金粒子的形态就会变得整齐一致。
自今年1月美国化学学会的《纳米通讯》首次报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后,这些科学家还对从植物里提取其他金属进行了试验。他们利用植物“制造”了银、铕、钯和铁的纳米粒子。现在他们正在“制造”用于磁录(magnetic recording)所使用的铂离子(platinum ion)。他们认为要达到批量生产规模,可以通过在室内富含金的土壤里或者在废弃的金矿场地上种植植物的方法获得纳米粒子。他们还利用小麦和燕麦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燕麦是最理想的“淘金”植物,它的产出超过了紫花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