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重金宝函
唐代佛教葬具。用于盛装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的套合容器。1987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基。
1987年5月4日傍晚,扶风县博物馆,几位著名的考古学家正在简陋的工作室内紧张的工作着。首先开启出土于后室天井中的八重宝函。这是一个由大小不同的八重金银宝函套合而成的多重宝函。它的最外层是一个长、宽、高各30厘米的银棱盝顶黑漆宝函。所谓盝顶,就是函盖上棱成斜面的函。它是用极珍贵的檀香木制成,用雕花银条棱边。发掘时,此函已严重朽坏。
银棱盝顶黑漆宝函:
八重宝函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盖顶双龙纹图案:
银棱檀香木函内是一个略小的鎏金盝顶四天王宝函,用一条约50毫米宽的绛黄色的绸带十字交叉紧紧捆扎。顶面錾两条行龙,首尾相对,四周衬以流云纹;每侧斜面均錾双龙戏珠,底饰卷草;四侧立沿各錾两只迦陵频伽鸟,身侧饰以海石榴花和蔓草。函的四侧面分别刻着四大天王图像。正面是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左面是东方提头赖咤天王,右面是西方毗卢勒叉天王,后边是南方毗娄博叉天王。
八重宝函第四重六臂观音盝顶纯金宝函:
启开第四重宝函时,绸带绑的和金锁锁的是一个纯金盝顶宝函。重1512克。函体四面立沿上,各錾四只鸿雁。正面为一幅六臂观音图,观音菩萨慈眉善目,前边两只臂手交织于胸前,后边四臂手环形伸向云天,她的座下亦为数层莲瓣的莲台,两侧天空有几位天女正向三千宇界抛撒鲜花。函身右侧为普贤菩萨坐像,两旁为6只小兔和八尊金刚为其做伴。函左侧是文殊菩萨坐像,安坐于一头长毛雄狮背上,一侧是沙门天王驾着祥云接引19位沙弥和使者飞入天宫。函的后面是帷帽菩萨佛图,头顶是玉女手擎的华盖,四周是几位弟子虔诚地听经。
八重宝函第三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
打开第三重宝函,又是一尊纯金宝函,函身镶满红宝钿、绿宝钿、翡翠、玛瑙、绿松石等各色宝石。函盖顶面和侧面红、绿二色宝石镶嵌成大大小小的莲花。
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
启尽重重宝函,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精致的小金塔,高105毫米,塔顶飞檐高翘,彩光闪烁,金砖金瓦层层如真。塔身四壁刻满纹饰,并有四扇小金门。
地宫后室八重宝函胎藏界曼荼罗第一枚佛指舍利——位胎藏界北方天鼓雷音佛位位金刚界西方阿弥陀佛位塔座上有一小银柱,仅11毫米高,盘为细颈鼓腰状,喇叭口径处雕12朵如意云头,鼓腰上二平行线连为四组三钴纹杆状十字团花,衬以珍珠纹,腰底为莲瓣形,银柱托底也呈八瓣莲花状。间以三钴纹,柱底还有一墨书小字——“南”。圣物佛指舍利就套在这根小银柱上。此时时针指向1987年5月5日凌晨1时(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
盝顶铁函:
鎏金双凤纹银棺:
启开厚厚的函盖。只见铁函内置一木盒,木质大部腐烂,被红黄二色泥土紧紧固定于函中,盒下为糊状物,检验不清,启开木盒,盒内是彩绢,整整九层,层层花色各异。当取开最后一层彩绢时,发现鎏金银棺。
银棺状如棺木,前高后低,盖成瓦状。在小小的前端银档板中间开着两扇精致的小门,挂一把小巧的金锁,左右两面门扇上各镶三排9颗小金钉,门扇上各雕一执幡童子,童子头上有彩云数朵。银后档上雕一对披发金毛狮,棺身左右两侧棺板上,各雕一位守卫银棺的金刚力士,左执剑、右执斧。
地宫中室汉白玉灵帐第二枚佛指舍利——位胎藏界南方开敷华王佛位位金刚界东方阿閦佛位整个小银椁置于一座雕花的金棺床上。棺床壶门座形,前后分别有五座月亮门(门形似月),左右两则是雕花帝帷。第二枚舍利就置于鎏金银棺内。
铁函内之水晶随球:
发现第三枚佛指舍利(灵骨):
4月21日,在地宫后室北壁秘龛内,发现一只锈迹斑斑的铁函,打开铁函,为45尊造像盝顶银函。还有两枚硕大的水晶随球,大的重196克,径52毫米;小的重79克,径39毫米。45尊造像盝顶银函为正方体,长、宽、高各17厘米,函盖、函身雕工极为精致。函身下沿錾刻“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
嵌宝石水晶椁子、白玉棺:
5月10日,开启银函。45尊造像盝顶银函内置银包角檀香木函,檀香木质,木质尚好。函顶、函身均包裹银雕花包角,以平雕加彩绘手法雕满各种花卉。上系银锁、钥匙一副。银包角木函内置嵌宝石水晶椁子。椁子系水晶石造,透明通亮。椁盖上镶嵌黄、蓝宝石各一,体积硕大,眩耀夺目。椁盖雕观世音菩萨及宝瓶插花,椁身四面皆雕文殊菩萨坐像及莲座、花鸟。水晶椁子内置壶门座玉棺,长40厘米,前宽23厘米,后宽20厘米,前高24厘米,后高22厘米。
地宫密龛五重宝函金刚界曼荼罗第三枚佛指舍利——位胎藏界西方无量寿佛位位金刚界北方不空成就佛位。经专家鉴定第三枚佛骨为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这枚舍利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
汉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
发现第四枚佛指舍利(影骨):5月10日23点,第四枚佛指舍利很快在阿育王塔中发现了。
阿育王塔,全称汉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由塔刹、塔盖、塔身、塔座四部分组成。铜铸塔刹,葫芦状,安置于盖心。塔盖为九层棱台,由此而下逐步变大,每边刻一圈如意云头二方连续图案。塔身为四面,四角有立柱。每面中心设门,门有四排乳钉,各24枚,门设司前,有锁。门扇两侧各有一尊菩萨,共8尊协侍。塔座为须弥座,每面束腰,立3个金刚力士面首,座的塭台缘均刻流云纹。
阿育王塔内铜浮屠:
塔身内平放着一座宝刹单檐铜塔。塔为模铸成形,平面呈方形,分作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为须弥座,其外有三层渐收的护栏,每面护栏正中弧形踏步。塔身单层,四面各开一门,正面门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门两侧为直棂窗,门额以上铺作人字形斗拱。顶单层,四角攒尖形,每面铸出瓦拢,角垅起翘。塔刹高耸,刹底为须弥座,其上6个相轮由下往上依次渐小,相轮以上有宝盖、圆光、仰月及宝珠,气象十分庄严。
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
塔内,盛放银棺一枚。钣金成型,纹饰鎏金。棺盖为半弧形,前宽后窄,前檐探出较多。棺体前高宽,后矮窄。棺盖长8.2厘米,高6.4厘米,前档宽5.4厘米,后档宽4.2厘米。前档板上刻着两位坐佛弟子,两侧壁各錾出两只迦陵频伽神鸟。棺体下有两层台座,上层台座四周錾出一圈仰莲瓣,下层四周镂空成壶门。
地宫前室阿育王塔第四枚佛指舍利——位胎藏界东方宝幢佛位位金刚界南方宝生佛位。当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被启开后,第四枚佛指舍利出现了。专家命名为“特级四号”。四枚佛指舍利,除第三枚灵骨微黄,质地似骨以外,其余一、二、四号三枚,质地均类似白玉,按地宫《志文碑》称之为怟“影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