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玄都宝藏》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3:47 点击次数:41 文章作者:
——道教经籍的总集。又称“道藏”。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造作各类经籍。两晋以后,陆续编纂经目,汇集成“藏”。北宋政和(1111-1117)年间始有《万寿道藏》镂板刊行。其后金、元各藏,都以此为蓝本。现存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5485卷。所集经书,按其渊源和传授系统的不同,分三洞、四辅、十二类编排。内容庞杂,除道教经书外,还收录诸子百家部分著作,为研究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思想以及医学、药物学、化学、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的重要资料。内容分类、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三部,系承袭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题名。道经来源不一,其初各有传授系统。《道教三洞宗元》、《三洞并序》皆称:洞真系天宝君所说经,为大乘;洞玄系灵宝君所说经,为中乘;洞神系神宝君所说经,为小乘。“此三君各为教主”,即天宝君为洞真教主,灵宝君为洞玄教主,神宝君为洞神教主。另据《道藏经目录·凡例》:凡托名元始天尊所造作的经典,均收于洞真部,“上清经”属之;托名太上道君造作的经典,均收于洞玄部,“灵宝经”属之;托名太上老君造作的经典,均收于洞神部,“三皇经”属之。道教认为,“三洞经符,道之纲纪,太虚之玄宗,上圣之首经”,故三洞为道经中最重要的三个部类。四辅: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总称,是对三洞的解说和补充。据《道教义枢》及《云笈七□》的记载,太玄为洞真经之辅;太平为洞玄经之辅;太清为洞神经之辅;正一部通贯三洞和三太(即太清、太玄、太平),遍陈三乘,为以上六部之补充。《正统道藏》虽仍分为三洞、四辅,实际上,分部已经混淆。如上清经当入洞真部,今大多误入正一部;度人经诸家注当入洞玄部,今误入洞真部;道家诸子注疏当入太玄部,今亦误入洞真部。十二类:三洞之下各分十二类,总为三十六类经,亦称三十六部。据《云笈七□》、《道教义枢》称,十二部即(1)本文类:经教的原本真文;(2)神符类: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3)玉诀类:对道经的注解和疏义;(4)灵图类: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像为主的著作;(5)谱录类:记录高真上圣的应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书;(6)戒律类:戒规、科律的经书及功过格;(7)威仪类:斋法、醮仪及道教科仪制度的著作;8)方法类:论述修真养性和设坛祭炼等各种方法之书;(9)众术类: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一切术数等方术书;(10)记传类:众仙传记、碑铭及山渎道观的志书;(11)赞颂类:歌颂赞倡的著作,如步虚词、赞颂灵章、诸真宝诰等;(12)章表类:建斋设醮时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词等。道藏的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法,是一种既反映道经传授系统,又反映道书实际内容的双重标准分类体系,但因后世道经日益增多,传授系统混乱,因而三洞名称有失原义,各分十二类已嫌重复,四辅之下又不分类,在检索上有所不便。历史源流及版本:道教开创之初,经书不多。魏晋以后,随着道教的倡行,道书日滋。据《抱朴子内篇·遐览》记载约670卷,另有符500余卷,共约1200卷。南北朝时,宋陆修静又广为搜访,于泰始七年(471年)上《三洞经书目录》云:“道家经书,并方药、符图等,总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其一千九十卷已行于世,一百三十八卷犹在天宫。”三洞之名,盖始于此。不久,梁孟法师又撰《玉纬七部经书目》,是为七部之称的由来。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玄都观道士所上《玄都经目》,增入诸子论,共6363卷,较诸陆修静所搜集者已大有增加。建德年间,周武帝敕置通道观,令道士王延“校三洞经图,缄藏于观内。延作《珠囊》七卷,凡经传疏论八千三十卷,奏贮于通道观”。隋有《隋朝道书总目》4卷。《隋书·经籍志》著录道书,即本于此,载有经戒301部,908卷;服食46部,167卷;房中13部,38卷;符□17部,103卷;共377部,1216卷。唐高宗时,尹文操撰《玉纬经目》藏经7300卷;玄宗即位,敕道士史崇玄等40余人,据京中藏内经书2000余卷。稽其本末,撰其音义,名曰《一切道经音义》,兼撰《妙门由起》6篇,将所音经目与旧经目录,总为113卷。《开元道藏》:唐开元年间,玄宗诏令发使搜访道经,亲加寻阅。列其书为“藏”,目曰《三洞琼纲》,计3744卷。另按《道藏尊经历代纲目》云:“唐明皇御制《琼纲经目》,藏经五千七百卷”;据《太上黄录斋仪》卷五十二云:“玄宗著《琼纲经目》,凡七千三百卷,复有《玉纬》别目,记、传、疏、论,相兼九千余卷。”诸说不尽相同。天宝七载(748年)诏令传写,以广流布。名《开元道藏》。《宝文统录》:唐安史之乱时,两京所藏道书多遭焚毁,以后诸帝又陆续派人搜寻整理。大历年间,又及7000卷。嗣经唐末五代之乱,道教经籍赖杜光庭、暨齐物、梁文矩诸人的搜集贮藏,才使六朝道书十存四三。宋朝开国后,又大力搜集道书和编纂道藏。宋太宗尝求得道经7000余卷,命散骑常侍徐铉、知制诰王禹□校正,删去重复,得3737卷。北宋大中祥符初年,真宗诏令道士修校,命宰臣王钦若总领,在徐、王校订的基础上,加以增补,共4359卷。较徐铉等所校订的道藏,增加622卷,并撰成篇目上进,赐名《宝文统录》。《大宋天宫宝藏》:由于《宝文统录》的纲条与《琼纲》、《玉纬》之目参差不同,王钦若、戚纶等又推荐张君房主持再次校修。依三洞纲条,四部录略,品详科格,商较异同,以铨次之成藏,共4565卷;函目起《千字文》天字,终于宫字,得466函,题曰《大宋天宫宝藏》。至天禧三年(1019年)春,写录成七藏。《政和万寿道藏》:北宋崇宁年间徽宗诏令搜访天下道教遗书,就书艺局令道士校订。至崇宁、大观年间,又增至5387卷。政和中刊藏典,又两诏郡国搜访道门遗书,所获甚夥,乃设经局,敕道士元妙宗、王道坚详加校订,送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黄裳役工镂板。事毕,进经板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共540函,5481卷,名曰《政和万寿道藏》。道书雕板,始于五代,而全藏刊板,则始于此。《大金玄都宝藏》:《政和万寿道藏》经板,历经靖康之乱,至金已残缺不全。金大定四年(1164年),世宗诏以南京(即宋东京,今河南开封)道藏经板付中都十方大天长观(旧址在今北京白云观西)。金明昌元年(1190年),提点冲和大师孙明道,据以补缀完成,印经一藏。后孙明道奉诏,分遣黄冠访遗经于天下,募工鸠材,不二年,镂椠具完,共得遗经1074卷,补板者21000余册,积83198册。孙明道于是倡诸道侣,依三洞四辅,品详科格,商校异同,加以诠次,勒成一藏,共6455卷,题曰《大金玄都宝藏》。泰和二年(1202年),天长观毁于火,经板亦被焚。《玄都宝藏》:元初,道士宋德方倡刊道经,令其弟子秦志安于平阳玄都观总领其事。至乃马真后称制第三年(1244年),全藏刊竣,凡7800余卷,亦称《玄都宝藏》。经板即存于平阳玄都观。定宗时,移贮新建之平阳永乐镇纯阳万寿宫。由于参加校定者皆全真道道士,故此藏中全真道著作颇多。元宪宗和元世祖时,道教因在僧道辩论《老子化胡经》中失败,至元十八年(1281年),诏令除《道德经》外,其余道书和道经印板尽行烧毁。元刊《玄都宝藏》经板遂焚,藏经亡佚甚多。《正统藏道藏阙经目录》所著录道书,大多因此亡缺。《正统道藏》:明成祖即位(1403年)之初,敕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修道藏。永乐四、五年间,又一再催办。永乐八年,张宇初去世,诏令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修。直到正统九年(1444年),始行刊板,英宗又诏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备。次年刊板事竣,名曰《正统道藏》,共5305卷,480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仍以《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为若干卷,每卷为一册。所收道书,已重行分卷,原有道书短卷,则数卷并为一卷。系梵夹本。参加纂修的道士,除张宇初、张宇清、邵以正等人外,可考者,永乐时有涂省躬,正统时有喻道纯、汤希文。《万历续道藏》:编纂《正统道藏》时,因搜访不周,缺漏甚多,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奉旨校刊“续道藏”,亦以《千字文》为函次,自杜字至缨字。凡32函,180卷,名为《万历续道藏》。涵芬楼影印本正、续道藏经板传至清代,日有缺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遂全部被毁。明清两代,颁赐各宫观的道藏虽多,但以屡经兵燹,存者甚少。1923年10月至1926年4月,商务印书馆以涵芬楼名义,据北京白云观所藏正、续道藏影印,缩改为石印六开小本。每梵本二页并为一页,凡1120册。但白云观所藏道藏虽曾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由王廷弼助资修补,但仍有残缺。全藏目录,见所收《道藏经目录》4卷。该馆复就全书中抽选170种,别印《道藏举要》398册。明季有《道藏目录详注》2种,各4卷,分别为白云霁、李杰所编。均略有题解。白编“详注”收入《四库全书》。《道藏辑要》及其他:清康熙年间,彭定求收道书200多种,编成《道藏辑要》,按二十八宿字号,分为28集,共200余册。道教重要经典,历代祖师、真人著作,科仪戒律,碑传谱记,悉有收录,实为道藏之节本,其中还有明版道藏之外的晚出道书。嘉庆年间,蒋元廷编有《道藏辑要目录》1卷。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原版《道藏辑要》已经罕见,成都二仙庵道院又将其重刊,并新增贺龙骧所编《道藏辑要子目》5卷,另刻有《道藏辑要续编》及《女丹合编》并行于世。此外,还有闵一得编《道藏续编》第1集,守一子编《道藏精华录》,均对正续道藏有所增补。由于道藏卷帙浩繁,检索甚为不便。1953年7月,翁独健根据《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以及《道藏阙经目录》、《道藏辑要》的内容编撰《道藏子目引得》一书,内分“分类引得”、“经名引得”、“撰人引得”、“史传引得”4部分,为检索道藏较好的工具书。1949年,陈国符撰《道藏源流考》(1963年增订再版),对于三洞四辅经之渊源及传授、历代道书目及道藏之纂修与镂板,多有所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