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怀特·帕金斯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3:48 点击次数:29 文章作者:
——人物名。(Dwight H.Perkins),美国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Harold Hitchings Burbank讲座教授。2002-2005年,任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1956年获康奈尔大学远东研究学学士学位,1961年和1964年在哈佛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从1963年开始在哈佛任教,曾任哈佛大学现代中国经济研究与经济学教授、经济系主任、国际发展研究所所长、亚洲中心主任。获得主要荣誉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学院院士、伍德罗威尔逊研究员、美国哲学协会会员、哈佛大学(Harvard Academy of Scholars)资深学者。多年来一直担任多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改革问题顾问,并且为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以及多个美国政府机构担任顾问。2010年12月6日,在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成果奖颁奖典礼暨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会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怀特·帕金斯(《发展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导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导卢锋(《我国酱回报率估测〈1978-2006〉——新一轮投资增长和经济景气微观基础》)、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家军(《中国为何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四部作品分别获奖。张培刚先生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为了推动我国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和传播,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理论和政策,在华中科技大学设立了以张培刚先生命名的非公募基金会“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基金会的两项重要公益活动就是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简称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 和举办中国经济发展论坛。设立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旨在表彰为发展经济学及其相关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促进经济学研究繁荣,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第一届优秀成果奖于2006年评出,获奖者为何炼成、林毅夫、史晋川三位教授。第二届优秀成果奖于2009年2月5日评出,获奖者有谭崇台、吴敬琏、刘遵义、蔡昉、姚洋、胡必亮六位经济学家。帕金斯对中国经济有较深入的研究,他25年前曾访问过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他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解释与展望》一文曾发表在美国亚洲研究会年刊上(第365-377页)。同年,他的《中国正在完成向市场的过渡》发表。2010年12月12日上午,在参加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会后,他又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其它院系的学子进行了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