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原理》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3:49 点击次数:59 文章作者:
——书名。普遍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重庆大学黄希祜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1990年11月第二版,2002年1月第三版,2004年1月第九次印刷。16开本。69.4万字。448页。ISBN:750242861-5。31101-35100册。40元。目录:序言;1冶金热力学基础;2冶金动力学基础;3金属熔体;4冶金炉渣;5化合物的形成-分解及碳、氢的燃烧反应;6氧化物还原熔炼反应;7氧化熔炼反应;钢液的二次精炼反应。附录1-5;参考文献;习题答案。绪言: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和冶金的发展有关的,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及生活中都离不开金属材料。人类早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了金属,不过那时是利用自然状态存在的少数几种金属,如金、银、铜及陨石铁,后来才逐渐发现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方法,首先得到的是铜及其合金——青铜,日后又冶炼出了铁。人类利用的金属种类日益增多,到了19世纪末叶,可利用的金属已达到了50多种。而在20世纪初及中叶,冶金获得了特别迅速的发展。现在元素周期表中有92种是金属元素,而具有工业意义的元素有75种。对于这些金属元素,各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的分为铁金属和非铁金属两大类,前者系指铁及其合金;后者则指除了铁及其合金以外的金属元素。有的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而有色金属则是指除、铬、锰三种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铁及其合金就其生产规模和其利用数量占金属中的主导地位。它们的产量占全世界金属产量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