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型金矿床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3:51 点击次数:31 文章作者:
——金矿体赋存于松散的风化层土壤中。大量的岩矿鉴定及人工重砂分析证明,矿石中的金为不可见金。研究表明,这些金以超显微金的形式存在于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的晶体边缘,或混杂于褐铁矿中的针铁矿晶体集合体之间,少数呈褐铁矿的吸附相形式存在。根据分析电镜能谱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这些金均为独立的自然金矿物,具有极高的成色。研究还表明,存在于粘土矿物边缘的超显微金呈物理吸附的方式或者机械混入物形式产出。蛇屋山金矿为我国发现的第一个红土型金矿床。它位于扬子台坪的大冶台褶带西端,处于嘉鱼-赤壁弧形构造带内侧的蛇屋山倒转背斜中段。见武汉工业大学测试中心洪汉烈、叶先贤《红土型金矿床金的特征研究》(《电子显微学报》1998年第17卷第3期No.3 Vol.17 1998)。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江汉盆地南缘丘陵区,金矿赋存于第四系红土,成矿物质来自下伏基岩。据钻探揭露,第四系盖层之下是一个走向东西,向南倾斜,倾角小于45°的紧密倒转背斜。背斜核部为奥陶系泥质瘤状灰岩,碳质灰岩,两翼为志留系和侏罗系碎屑岩。背斜轴部和两翼有挤压破碎带,其中发育碳酸盐化,并出现硅化和黄铁矿化,重晶石化及原生的金矿化。金的含量一般在0.1×10-6至1×10-6之间,并且矿化不连续,虽然这些金构不成原生矿体,却为红土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基岩浸蚀面以上的红土属残积成因,以具有网纹状结构为特征,与长江中下游普遍分布的网纹状红土同属第四系更新统。与一般不同的是,这里的红土中金的背景值很高,红土化作用异常强烈,最大厚度超过100m,自上而下可划分为五个层位,即:硅帽,褐红色(含)砾(质)粘土,浅色网纹状粘土,棕灰-棕红色粘土,弱风化带等。金主要赋存于棕灰-棕红色粘土及浅色网纹状粘土层的下部。矿石的矿物成分简单,金属矿物为褐铁矿(5%);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40%)、粘土矿物(39%)、玉髓(15%)及重晶石(0.5%)。其它矿物的含量甚微,有自然金、金红石、毒砂、黄铁矿、辉锑矿、雄黄、辰砂、锐钛矿、白钨矿、方铅矿、白铁矿、绿帘石、磷灰石、白云石、白云母、石榴石、电气石、锆英石、绿泥石等。根据单矿物金的含量分析结果,在红土型金矿床的矿石中,金仅与粘土矿物、褐铁矿有关,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表明,金部分以超显微的圆球状颗粒存在于粘土矿物晶体的边缘,部分存在于褐铁矿颗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