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界壕遗迹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3:53 点击次数:32 文章作者:
——中国金代在北方边境地带兴筑的军事防御工程。又称“界壕”、“边堡”或“壕堑”,俗称“成吉思汗边墙”。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少部分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及俄罗斯境内。金代五次大修界壕,历时半个多世纪,横跨约2500公里,实际总长度约7000余公里,总体为为东北、西南走向。一般宽5-6米,底宽3米,深2米。在壕内侧堆土为长墙,长墙上还加筑马面和烽台。部分区段有副壕和副墙。还修有戍堡、边堡和关隘。1.戍堡,亦称壕堡。大部位于界壕内侧,且多为利用界壕主墙作为北墙,只另筑东、南、西3墙,也有在界壕内侧另筑一小堡的。戍堡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每边长30-40米。堡内仅有建筑遗址1处,曾发现有火炕遗迹,出土残碎的陶盆、陶罐、粗白瓷碗碟等生活用具,应是居住戍卒的地方。2.边堡。在河谷交汇处的冲积平地上建筑,位于界壕的内侧,有的距界壕仅数米,有的在界壕南面5公里,平面多为正方形,少数呈长方形,边长120-180米。残墙高度在5米以下,墙上加筑有马面,南面正中开门,个别的加筑瓮城。堡内一般在正中夯筑一座方形建筑台基。有的台基上还保存有不规则的石柱础,地表散有砖瓦碎块及白瓷片,应是官吏居住的地方。在中央台基的附近,发现有小型建筑遗迹,出土陶罐、陶盆及粗白瓷碗碟等生活用具,并有铁镞、铁甲片、铁马镫、铁刀、铜钱等等,应是屯兵的地方。3.关隘。设在界壕所经过的南北交通要道上,往往在河谷的开阔地。在界壕上留有豁口,再在界壕内侧加筑三面墙,一侧开门,如瓮城形制。关隘与界壕主墙的高度相等,平面呈方形,每边长30-40米不等,关隘内未发现有建筑遗迹。据《金史》记载,天眷元年(1138年)以前,就曾经在东北路泰州境内兴建界壕。大定十七年(1177年)和二十一年曾大规模修筑了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和西南路辖境内的界壕,并把它们连接成一条长壕。明昌三年(1192年)至承安三年(1198年),又在西南路、西北路、临潢路以及泰州边境挖掘了新的界壕,这便是史籍上记载的“明昌新城”。这项军事防御设施是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而挖掘成的既深又长的壕,在壕内侧堆土为长堤,并在长堤上加筑马面。沿界壕的内侧每隔一定距离兴筑有边堡,并在重要交通道口兴筑关隘,所以通称为“界壕边堡”。20世纪20年代王国维曾考证界壕的兴建沿革和分布状况。40年代,考古学家李文信调查了金代临潢路的界壕边堡。1958-1981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吉林省文物工作队等单位曾先后分别调查了各路界壕边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