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6字词

金地藏-金乔觉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3:53      点击次数:31      文章作者:
——人物名。新罗国僧人。新罗国是公元4世纪在朝鲜半岛建立的一个小国家,它位于今朝鲜半岛东南部韩国境内。据我国先秦古籍《逸周书·五会篇》载:“北方台正东高夷。”后世人孔颖达疏云:“高夷,东北夷高句丽。”这是早期中国对高句丽族的认识。高句丽因居东方,故称东夷。因种类众多,又称九夷。九夷是古代对东方沿海一带夷人的总称,据考证有玄菟、乐浪、高丽、满饰、扶馀、索家、东屠、倭人、无鄙。九夷中其三即高句丽。公元前37年,扶馀国贵族出身的朱蒙在卒本地区(今我国辽宁省桓仁地区)建立了高句丽国。高句丽族在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后,分裂成五部。学者们认为,高句丽民族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一个民族,高句丽政权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族又是从貊族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支系,因此中原史家仍把高句丽人称作貊(mò)人。据高句丽最早(写于公元13世纪)的史书《三国志》记载:高句丽“本有五族,有涓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而这五部的高句丽人散居在我国东北和朝鲜西北,形成了一些小的奴隶制国家。如沸流国、黄龙国、荇人国、盖马国等。中国三大古籍之一的《山海经》中有云:“巨燕在东北陬,盖国在巨燕南,倭北,倭属燕”。这里所说的盖国,应当就是指朝鲜半岛盖马高原上的盖马国。战国时代,燕昭王胡服骑射,大破东胡,开疆拓土,其势力远达朝鲜半岛北部。由于燕国的影响,高句丽族的居民也学会了使用铁器。位于鸭绿江中游南岸的慈江道渭原古坟中就曾出土了公元前3世纪燕国货币“明刀”和铁制的锄、镰、半月刀、匕首和矛等遗物。到公元前2世纪末,汉朝在征服古朝鲜后,把高句丽五部的部分地区划为高句丽县,归属于玄菟。《后汉书》记载:“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赐鼓吹伎人。”《北史》亦载:“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灭朝鲜,置玄菟。以高句丽为县以属之。”公元25年,中国的东汉建立后,高句丽国成了东汉的藩属。此时的朝鲜半岛北部的乐浪、带方等地依旧处于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而在半岛的南端,则存在着三个小国――马韩、辰韩、弁韩,史称三韩。公元313年,高句丽趁西晋王朝的混乱和衰落,吞并了带方、乐浪,后迁都乐浪(即平壤),成为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国家。公元346年,马韩中的一个小部落统一马韩诸部,建立了百济国,国王姓扶馀,系从北方南迁的高句丽人。公元352年,另一弁韩中的小部落则统一了弁韩、辰韩诸部,建立了新罗国,国王姓金,系本地人士。自此,朝鲜半岛进入新罗、百济、高句丽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元6世纪末,朝鲜半岛南端的新罗逐渐强大起来。7世纪初,新罗占领了高句丽纵深250公里的土地。40年后,高句丽发生政变,宰相泉盖苏文弑其国主高建武,另立高建武的侄儿高藏当国王,由泉盖苏文专政。和所有的当权者一样,泉盖苏文希望能够通过对外战争来提高自己的威望。于是,他和百济建立了联盟。公元644年,高句丽向新罗进攻,宣称要索回失去的国土。高句丽军一路连陷四十余城而仍不停止,新罗国危在旦夕。此时的中国进入了唐时代,而新罗国正是唐帝国的盟友。于是,新罗国王向唐告急。唐命高句丽停战,泉盖苏文拒绝。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亲征,拔辽东城(今辽宁辽阳),接着连破白崖城(今辽宁海城),盖牟城(今辽宁盖州)。但是,唐帝国的军队在安市城(今辽宁海城)遭到了高句丽名将杨万春的坚决抵抗。后由于冬天来临,唐军被迫撤退。高句丽虽然抵住了唐的进攻,但也无力再向新罗发难。公元666年,泉盖苏文逝世,在他的儿子之间爆发激烈的夺嫡斗争。其嫡子泉男生夺嫡失败,投奔中国,希望中国能发兵助他夺回权位。此时唐帝国已经将半岛上的百济灭亡,并将日本列岛倭奴国的势力驱逐出朝鲜半岛。泉男生来投,给了唐帝国灭亡高句丽的最佳时机。唐高宗派大将李勣(jī)为统帅,以泉男生为向导,由陆道东征。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军攻破高句丽的都城平壤,俘其国主高藏,高句丽亡。新罗统一了韩半岛,高句丽自朱蒙建国到灭亡共历28代,传705年。新罗国统一后在公元8世纪中叶达到繁荣强大的鼎盛时期。唐灭高句丽后在其故地设9都督府、42州、100个县,并把安东都护府设在平壤,将汉朝时为中国领土的朝鲜北部地区又重入中国版图。但是,唐朝并没有派人去统治、也没有采取同化政策鼓励中国内地人移民到那些地方,而是采取“羁縻政策”,即仍由原高句丽人自治。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以原高句丽王族为首的残存势力的叛乱。公元935年,新罗国又为新建立的高丽王朝(公元918-1392年)所取代。1392年,高丽王朝被朝鲜王朝(公元1392-1910年)取代。尽管韩半岛经常遭受外来入侵,但自公元668年由新罗统一后一直由一个单一的政府治理,并保持了政治独立,发展了文化和民族传统,驱逐了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人。新罗国一直想建立一个理想的佛教国家,佛国寺就是在统一的新罗时期所建立的。后来由于王公贵族沉溺于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国对佛教的崇尚也开始衰落。但是新罗国却出了一个金姓僧人,并在异国大放异彩,他就是古新罗国王子、僧人——金乔觉。金乔觉(696-794年),24岁时削发为僧,公元719年,唐玄宗时来华求法,经南陵等地上九华,择一岩洞栖居修行。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乔金觉有了栖身之地和收留徒众常住寺内的条件。这时候他已声名遐迩,连新罗国僧众闻说,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唐贞元十年(794年),在苦心修行75载后,至99岁圆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肉身不腐,“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因其瑞相酷似地藏菩萨,众佛徒认定他即地藏菩萨示现。遂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石塔中,尊为“金地藏”,嗣后配以殿宇,称“肉身殿”。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播,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普贤、普陀观音并称的地藏菩萨应化道场,九华山成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其后的1200多年中,历来香火旺盛,是中国以及东南亚、韩国等地佛教徒觐拜的圣地。1978年以来,九华山佛教协会每年都举行“地藏法会”或“祈祷世界和平法会”,悬挂“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法会”飘幡。来山参加地藏法会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四众弟子及十方善男信女,逐年增多。今日肉身殿,成了朝山进香的香客和游览九华山的游人所必到之地。九华山寺院几经重修,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银重修塔殿,赐额“护国肉身宝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殿宇。咸丰七年(1857)大部分殿宇遭兵燹(xiǎn)。光绪十二年(1886)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1914年殿宇重修。1917年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1955年和1981年又两次重修。2003年11月13日,备受瞩目的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在九华山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庆典。来自东南亚、韩国等地的佛教徒、居士及当地群众上千人到场朝拜。按照设计,此尊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气势恢弘,高达99米,与九华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岁寓意相一致。整个铜像连同底座高15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该铜像的巧妙之处在于其选取的角度,铜像背东面西,为比丘立相,右手执锡杖,左手托摩尼宝珠,以狮子峰为背景,每当太阳升起时,从正面看霞光万道,而且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节还会形成独特的“佛光”现象。据介绍,工程筹备耗时10年,整个铜像景区投资4.6亿元,其中铜像的建造费用为1.5亿元,预计3年内完工。建设资金全部依靠各方捐赠筹集,不需国家投资。佛体总面积1.2万平方米,全部为纯铜铸造。由1100块铜铸件焊接而成,重约1000吨。地藏菩萨铜像沿山脉走向坐东朝西,造型呈比丘状,庄严而慈祥。左手托如意宝珠,右手持锡杖,锡杖高于铜像11米。锡杖、宝珠设计为内藏灯光照明,菩萨头部光环设计为利用现代光电手段产生背光,夜间熠熠生辉。菩萨铜像底座为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高45米。第一层为面积1400平方米的礼佛堂,可举办各种佛事活动。第二层为展览厅,集中展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来历以及四大菩萨的修行等佛教故事。第三层为信徒提供各种型号的地藏菩萨铜像的微缩复制品。游人可以乘坐电梯直达莲花座观光。铜像体内共分12层,除必备的设备外,主要用于珍藏佛教各种珍宝,如舍利、佛教法器、书画等文物,不对游客开放。前来参加此次开工庆典的韩国佛教团体总联合会会长金基锡说,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大铜像的建立可以说成为了地藏菩萨的标志性建筑。以佛结缘促友好,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不仅能促进安徽与韩国佛教界的交流,对中韩两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该工程自1995年动议筹建近八年来并无大的进展。由于大铜像工程技术含量高,牵涉范围广,需要协调处理的社会事务繁杂。鉴于佛协自身力量有限,2003年2月15日,九华山佛协决定委托市委、市政府代建。2005年1月21日,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建设合同签字仪式在东崖宾馆举行,标志着九华山大铜像工程正式进入实际雕塑、放样和施工的实质性建设阶段。2006年8月7日上午,九华山大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召开建设情况通报会。自从接受代建任务后,九华山管委会迅速行动,积极谋划,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人员、资金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派出近10名管理人员,财政承担各种补助170余万元。受托代建以来,先后完成了大铜像建设地段规划报批、工程总体设计方案、铜像小样设计制作、一期征地拆迁等工作,签署所有建设合同;共挖填土方5万立方米,建成200KVA变压配电房、建筑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佛协办公用房、700多米长的外环公路、241米长永久性防洪沟和施工现场硬化、亮化工程;完成了铜像主体工程桩基挖孔和浇筑87%的工程量,以及桩基检测、核心筒底层开挖支护、113根锚杆施工、核心筒基础垫层等诸多工程任务。九华山99米大铜像核心筒筏板基础浇筑成功,预计2008年九华山地藏菩萨铜像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