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鎝(dā)。①(铁鎝)方言,一种翻土的农具,有三至六个铁齿。《正字通·金部》:“铁鎝头广一尺,功用胜于耜。”《中国歌谣资料·上海民歌·长工苦》:“长工苦到十二月中,锄头铁鎝交代侬大相公。”②金属元素“锝”(中国大陆称锝dé)的香港表示法。鎝是第一种人工制成的结晶状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可用氘原子核轰击钼制成。首次得到鎝元素是用重氢或中子撞击钼,并且也是铀的裂变产物之一。元素符号为Tc(technetium)。鎝在元素周期表中属5周期7族d元素分区过渡金属。序号43。化学性质与铼、锰类似,是良好的超导体,也用作钢铁的防锈材料。密度11500kg/m3。颜色和外表:银灰色。地壳含量5×10-16%。原子量98。原子半径(计算值)135(183)pm。共价半径156pm。价电子排布(氪)4d55s2。电子在每能级的排布2,8,18,14,1。氧化价(氧化物)7(强酸性)。晶体结构:六角形。物质状态:固态,放射性。熔点2430K(2157℃)。沸点4538K(4265℃)。摩尔体积8.63×10-6m3/mol。汽化热660kJ/mol。熔化热24kJ/mol。蒸气压0.0229帕(2423K)。电负性1.9鲍林标度。比热210J/kg·K。电导率6.7×106/米欧姆。热导率50.6W/m·K。第一电离能702kJ/mol;第二电离能1470kJ/mol;第三电离能2850kJ/mol。鎝是一种银灰色、有放射性的过渡金属。鎝是地球上已知的最轻的没有稳定同位素的化学元素。鎝可以用来防止钢铁生锈。温度在11K以下的鎝是良好的超导体。1925年,一批德国化学家宣布其发现了第43号元素,将其命名为Masurium,中文译作鎷,但未被证实(“鎷”亦为化学元素钐的旧译,因造成混淆而采用新译)。真正的鎝在1937年才在意大利由Carlo Perrier及Emilio Segrè发现。在1962年,B.T.Kenna及P.K.Kurod在非洲的一个八水化三铀矿中,从铀-238的裂变物之中,找到了微量的鎝-99。已发现的鎝的同位素共有21种,包括鎝-90到鎝-110。其中鎝-97可以从氘轰击钼所得,鎝-99可以从铀之裂变作用所得。鎝-99m在核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