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河金耳环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4:01 点击次数:18 文章作者:
——商代晚期墓葬随葬金饰品。1977年出土于北京市平谷县刘家河村商墓,当地农民在取土时发现。年代约当公元前14-前13世纪。北京市文物工作队作了清理。金耳环,圆形,直径1.5厘米。一端为圆尖,另一端呈扁喇叭状,宽2.2厘米。并且喇叭口上有一沟槽,似原有锒嵌物。估计此墓的方向为南北向,有二层台。墓主人的遗骸不明。墓内共出随葬品40余件。包括金、铜、玉、陶4类。它们已在地下沉睡了三千四五百年了。铜器有小方鼎2,饕餮纹鼎2,弦纹鼎、鬲、□、爵、□、卣、□、瓿各1,盘、□各2,铁刃铜钺1,还有人面形饰、各式铜泡等。金器有一对金臂钏、一枚金耳环和一只金发笄。这些金器均为中原地区商墓所不见。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此外出有玉斧、玉璜及绿松石珠等。其中铜礼器放在南端二层台上,金饰、玉饰、铜人面形饰及铁刃铜钺等均出于墓底。铜礼器中的小方鼎、饕餮纹鼎各成对,这在商代中晚期墓中是少见的。金臂钏用直径0.3厘米的金条制成,工艺讲究。经测定含金量为85%,其它为少量的银和微量的铜。刘家河商代墓葬的发现,为进一步探寻商代遗存提供重要线索。该墓出土的金器地方色彩十分鲜明,极有可能是商朝周边少数民族制造的饰品;这些器物与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中出土的金或铜质饰件形制相同,说明商代贵金属工艺的发生和发展与夏家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器物形体完整,而且集中了发饰、耳饰、臂饰等系列饰物于一体,是研究中国早期金制品与装饰观念的珍贵实物。铁刃铜钺残长8.4厘米,钺身呈长方形,有上下阑,铁刃系由陨铁锻成,嵌入钺身内约1厘米。这是继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出土铁刃铜钺之后又一件发掘品,表明商人对铁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并具备了锻铁技术。墓中所出铜器的形制、风格近似中原商文化,但所出的金器,迄今未见于中原地区的商代遗址,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墓室填土中所出的陶片具有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特征。这座墓的发现对研究商文化的分布以及探索商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关系都有重要意义。关于墓的年代,也有人认为属商代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