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鎏金牌位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4:04 点击次数:19 文章作者:
——清代文物。2005年9月14日,从回流近千件国宝中精选出的百余件珍宝,首次在北京港澳中心举行的诚铭拍卖公司精品预展上亮相,引起各方关注。这批文物包括乾隆鎏金牌位、“百鸟朝凤”寿帐、镂金嵌宝石金螺、明代大家仇英所作的《上林景胜图》、宋代画家米芾的绢本字“离骚经”等,这些文物由诚铭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海外征集来的国宝级文物。2005年9月17日下午,诚铭国际拍卖公司首次拍卖落槌,包括乾隆牌位、数十件藏传文物在内的百余件流失海外文物成功拍出。其中,备受关注的“鎏金九龙浮雕乾隆牌位”以420万的竞拍价为北京一买家获得。“御制镂金嵌宝石莲花生大师金螺”、“御制金嵌七宝饰转经轮”分别以1020万元和1000万元的价格成交。据悉,此次诚铭首拍总成交量达到791件,成交总金额达1.4亿元。据负责这次拍卖的黄静说,这些拍品来历和身世各异,其中乾隆鎏金牌位是最珍贵的。通过黄静提供的线索,央视记者找到了乾隆牌位和寿帐的发现人李寿昆。李寿昆告诉记者,乾隆牌位在德国一个地窖被发现,但这并非偶然。李先生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曾于六年前前往德国讲学,主讲“中国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德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古代文化情有独钟,马先生得以在当地结识很多朋友,还认识了在德国做生意的经济学博士薛小丹。一见如故的两人最终成就了乾隆鎏金牌位和寿帐的归国之路。薛小丹在德国生活19年,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曾卓。李先生和薛小丹对文物有共同爱好,德国有条和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齐名的“国王大街”,坐落着数十家古玩店。那里经常举行的小型拍卖会成为了他们搜寻各种汉文化收藏品的去处,搜寻也为他们日后鉴宝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年前,他们与一些热爱中国文化的德国各界人士共同成立了“德国中国传统文化及养生协会”,并在电视和电台开始发布广告,愿意帮助收藏者鉴定文物,同时希望收购各种中国文物。2004年12月,与薛小丹相交多年的德国人迪亚克看到广告后,对自家地窖保存多年的艺术品产生了好奇,并把薛小丹请到了家中。年届六十的迪亚克是位咖啡代理商,他的家位于德国南威州杜伊斯堡市,该市是一个地处莱茵河畔的传统古老之城。德国人家的地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存放杂物的地下室,而是具有良好通风和湿度的“保险箱”。薛小丹来到迪亚克家的地窖,发现整齐摆放的大量艺术品中,不乏来自中国的佛像、器皿、书画等。薛小丹多年鉴宝的直觉告诉他,混迹其中的一个牌位和半幅寿帐出自清宫皇室。薛小丹将发现的细节通过互联网告诉了已经回国的李先生。李先生赴德再次来到迪亚克家中。经过一番了解,迪亚克的父亲曾是一位工厂主,地窖里的一些艺术品是其二战时期收藏的。其祖父曾于清朝末年在中国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传教,十多年间,其祖父四处搜寻中意的“宝物”。或许当时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同是德国人的缘故,私交促使牌位和寿帐成为司令给传教士的“礼物”。祖父回国后,就将这些文物暗藏家中地窖里直到现在。另有专家说,1914年,太庙管事太监找到德国古董商戴赛尔欲私卖太庙文物,因戴赛尔为乾隆年间御用天文官戴进贤的后人,所以愿意花大价钱让管事太监从太庙盗取清乾隆太庙牌位。得手后,迅速将其带回德国。牌位与其祖上的遗像共同放置一处,每逢万圣节加以祭拜。戴赛尔死后,其后人不知牌位的意义和价值,便放于家中地窖,后有心人几经周折才寻到此物。而后历经藏家辗转欧美,又经香港带回内地。此次拍卖估价为200万元。国内专家鉴定后认为,此次即将展出的乾隆牌位正是百年前供奉在太庙中,后被八国联军抢走的真品。整个牌位长32.5厘米,为铜鎏金,九条鳞片指爪清晰的龙环绕着牌位中央“高宗纯皇帝”的满文。李先生了解到牌位上的满文意为“高宗纯皇帝”,而高宗纯正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庙号。所以,皇室牌位只可能在四处曾经的皇家地点供奉:故宫太庙、热河、圆明园和盛京(现沈阳故宫),这个牌位很可能是火烧圆明园时流落出去的。”对于“九条鳞片指爪清晰的龙”曾有两种解释:一是“皇帝为九五至尊”,是真龙天子;另一说法是九条金龙加乾隆皇帝自身一条“真龙”,总共十条龙。乾隆帝在位期间,曾亲自出征十次并大获全胜,自喻为十全武功、十全老人,也与此相符。当记者问到牌位的原处时,李先生说:“在历史上有很多文物被仿造,但仿造皇家牌位被认为有跃制之闲,属大罪。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艺术珍品却几经劫难。这些珍贵的文物,仅仅是中国大量流失国宝的一个缩影。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流落的中国国宝文物数目惊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分散于世界各地的200多家博物馆收藏了中国160多万件流失的绝世珍品,民间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虽然有许多像黄静和李寿昆一样希望国宝回归的人士在努力,但不可否认,还有更多的国宝文物离我们“遥不可及”。但以笔者之见,这种疯狂炒作流失国宝的行为值得警惕,国宝回流不应该通过高价竞买的方式,这样做无异于在旧伤上撒盐,不仅让中国人“二次受痛”,而且可能进一步助长现有文物的流失。与其这么做,还不如把这些资金用在国民教育、科技发展和国防建设上。流失文物则由国家通过国际间保护文物的相关条约使其回归。乾隆(1711-1799)又名弘历,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生,满族,清第三位皇帝雍正四子,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乾隆母钮祜禄氏,雍正帝封熹贵妃。弘历六岁时,由康熙帝收养宫中,亲授书课,深得宠爱。雍正帝即位后,为防止日后的皇位纠纷,秘密书写继承者的名字,封存于乾清宫匾额之上。密书名即是弘历。雍正帝在位时,弘历深居读书,尤好汉诗文,虽曾参与军事谘议,受封为和硕宝亲王,但基本上是生长深宫,如他自己所说:“于外事总未经历”(《高宗实录》卷一),与乃父即位前迥然不同。1735年(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世宗)在北京病死,依遗诏皇四子弘历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乾隆。乾隆在位60年(1736-1795),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与清初几代创业之君即位时的情形不同,乾隆帝承袭了乃父乃祖的遗业,在统治巩固、国力富盛的局面下开始了他的长期统治。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减免赋税,停止捐纳、选用汉人文士、整顿统治核心、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他在位的六十年,全国实现了统一,统治地位已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已有很大的发展,从而出现了史称的“乾隆盛世”,这也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清王朝在乾隆时期确立了自己的版图。清朝为了有效地统治汉族广大地区,一些上层统治阶级,曾刻苦学习汉族文化。从顺治到乾隆,几代帝王都酷爱汉族的绘画、书法、诗词、戏剧、园林。在这些方面,乾隆比他的前辈更胜一筹。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以武功自诩的乾隆帝,在侵缅战争失败后,又在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发兵侵入安南镇压起义,清军遭到失败,损失惨重。由于西藏内部的纠纷,又招致了清朝与廓尔喀的战争。乾隆帝在战胜廓尔喀后,在西藏地区确立了各项制度,使这一边境地区得以安谧,是他退位前对清王朝的最后一个贡献。乾隆帝即位之初,曾标榜“既鲜靡费之端,亦无兵役之耗”,在朝臣中则力倡消除畛(zhěn)域,以巩固其统治。但1755年(乾隆二十年)以后的三十年间,逐渐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边疆战事频繁兴起,皇室贵族奢靡无度,在夸耀武功,竞尚浮华的背后,日益消耗着前朝积聚的国力。在他退位以前的二十多年间,清王朝走上了由盛而衰、外盛内衰、由腐败而渐趋于腐朽的历程。乾隆皇帝的奢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帝后巡游,竞尚侈丽。二是靡费巨资、修园造囿。三是宫廷侈靡,任情挥霍。四是王公贵族,竞尚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