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头形金带饰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4:09 点击次数:49 文章作者:
——明万历皇帝御用随葬金带饰。出土于明十三陵定陵。现藏于定陵博物馆。定陵地宫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 地宫共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其中有四件国宝:金冠、凤冠、夜明珠和明三彩。定陵出土的玉器,有很大部分是与金银、宝石相配,打破了古老的纯玉传统,达到金玉连体、交相辉映、雍容富贵的境界。定陵出土的玉器,在造型上极其讲究,而这“讲究”不只是追求从感观上给人以一种美感,更重要的是在造型的设计中,融入了礼制习俗和时尚,让普普通通的一块玉带有了思想,表达出制作者和拥有者的精神世界,展示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定陵出土的玉器为宫廷御用品,因此,它首先要符合封建礼制。明朝是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朝代,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思想必然要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玉器制作中自然第一就要使用云龙纹,皇权的最好表现是龙,龙是人君的象征。云头形带饰等都饰有形态各异的龙纹。定陵出土的玉器为宫廷御用品,是集一国一朝的能工巧匠制造的,它们能准确地反映出当时的制玉水平和审美特点,所以定陵出土的玉器是研究古代玉器的极有价值的实物。明初玉器出土和传世的均有佳作,风格继承元代,作工严谨而精美。1970年南京市明汪兴祖墓 (1371年) 出土了玉带饰14块,碾琢隐起行龙,出没于祥云之中,碾工玲珑剔透,有鬼斧神工之妙。但云龙的形象与布局均接近元代,玉带板数量不符合明制。1970年春到1971年初,山东邹县朱檀墓(1389年)出土了冕饰、玉带、玉佩、玉圭、玉砚、玉笔架、玉杯等玉器,表现了明宗室亲王生前和殉葬用玉的状况。这类玉器所采用的玉材光泽较强,碾工遒劲,磨工精润,不重细部,明显保存着元代玉器的遗风。但是严格地说,早明的玉器并没有自己的风格,许多出土的精美玉器如上述的玉带板应该归入元代玉器的范畴之中,或者其原本就是元代遗留的玉器。正反两面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