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7字词

白金錾胎珐琅器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4:31      点击次数:53      文章作者:
——元末明初宫廷珐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錾胎珐琅器。由于錾胎珐琅器的制作难度大等因素,元代的錾胎珐琅实物遗存尚不见蛛丝马迹,明代的实物遗存也极其罕见,仅发现有一件,即明代“宣德年造”篆书款的錾胎珐琅缠枝莲纹圆盒。錾胎珐琅,顾名思义,就是将金属錾刻技法运用于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即在金属胎的表面,按照图案设计要求描绘纹样轮廓线,然后运用金属錾刻技法,在纹样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迸行雕錾减地,从而使得纹样轮廓线起凸,再在其下凹处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经焙烧、磨光、镀金等加工过程后,方可成器。其表面能给人一种似宝石镶嵌的感觉。与掐丝珐琅和透明珐琅等工艺技法则有明显的区别,就拿透明珐琅而言,透明珐琅器工艺技法是在金属胎上用金属錾刻或锤花技法锤錾出浅浮雕,再满罩以具透明或半透明性质的珐琅釉,经烧制后,显露出因图案线条粗细深浅不同而引起的视觉上明暗浓淡的变化,此种透明珐琅器是在錾胎珐琅器衰落时开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而且此种透明珐琅质地与元末明初圭璧透明珐琅实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件帝王圭璧佩件,便就是以集冶金、绘画、焙烧、錾刻等多种复合性工艺为一体,精制而成的白金錾胎珐琅。精美绝伦的錾胎纹饰线条工艺技法与掐丝珐琅完全不同,即无接头和焊痕,而与采用釉料满涂等工艺特色的透明珐琅区别则更是明显。整个錾胎珐琅特色是以蓝、白(圭形内为白地)为地色,配之以水晶般透明度效果的宝石红(半透明)、宝石蓝(半透明)、葡萄紫(透明)和明黄、白、草绿(半透明)、浅绿(透明)、浅蓝(透明)等十种颜色的珐琅,与蓝、白地在色彩上获得统一和协调。錾刻细致、工整华丽,图案清晰,主题分明,珐琅质地细腻洁净,填釉饱满,有砂眼,镀金极其稀薄,且局部镀金有磨脱现象。其表面能给人一种似宝石镶嵌的感觉。色料纯正、浓郁、协和,色彩绚烂瑰丽,展观之际极具富丽堂皇之气氛和珠光宝气之艺术效果。至于帝王御用之物为何不用纯金作白金胎体,而采用金、银等合金成份,不难想象,这是由于纯金质地柔软,但金银等合金的质地、硬度等正好适宜做珐琅胎体。另外,帝王御用之物又为何不用纯黄金作胎体,而以金、银等合金制成灰白的颜色作胎体,是因为这灰白的颜色作胎体正好与皇权象征的苍色璧体是完全相吻合的。古人考虑如此之周全,真不愧为帝王御用之物。这件白金錾胎珐琅除了明黄、玉白二色不透明之外,其余八色珐琅质地透明度均较高,可见其完全具有元末明初宫廷珐琅这一特色。另外,这件白金錾胎珐琅质地厚实,有砂眼,镀金极其稀薄,且局部镀金有磨脱现象等,也正是元末明初珐琅器之典型特征。这与清代尤其是乾隆以后,珐琅质地薄,经改进工艺,杜绝了沙眼现象,以及镀金厚重,至今器物的镀金仍光彩照人等特色,则有天壤之别。錾胎珐琅器,是金属錾刻与珐琅工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复合性工艺制品。人们把这一“舶”来的金属珐琅工艺品种称之为“佛郎嵌”,(《格古要论》)用以区别于金属胎珐琅工艺的另一品种——“大食窑”器,即掐丝珐琅器。錾珐琅是将铜胎由铸造、锤焊而成,錾出凹凸不平的图案,凹处再点煤珐琅釉料,磨光,镀金,器物显得富丽堂皇,有着庄重而醇厚的艺术效果。从《格古要论》中有关大食窑“与佛郎嵌相似”的记载看,錾胎珐琅工艺当略早于掐丝珐琅工艺传入我国。但时至今日元代的錾胎珐琅实物遗存尚不见蛛丝马迹,明代的实物遗存也极其罕见,这是由于錾胎珐琅器的制作难度大,还是当时人们欣赏角度的关系,原因不详。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我国制造生产的最早錾胎珐琅实物,是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制造的“宣德年造”篆书款,錾胎珐琅缠枝莲纹圆盒。盒高5.5厘米,直径11.3厘米。铜胎镀金。圆形,带盖,胎壁厚重。圆盒以浅蓝色珐琅为地,盒立壁及盒盖表面均錾缠枝莲纹,纹饰间填施红、黄、蓝、白、绿色珐琅。布局疏朗大方,花朵肥硕饱满,枝蔓伸展坚强有力,与同时期掐丝珐琅器特点基本相同。由于金属胎珐琅器的制作用材昂贵,工艺复杂,难度大,因此,明清时期一直为皇家垄断生产,其产品也大多供皇宫中使用,民间涉足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