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7字词

故宫皇家金银器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4:34      点击次数:48      文章作者: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金银器三千多件,主要为清宫遗存,可分为礼器、祭器、册宝、生活用具、金币、首饰、宗教用器、刀具、礼品、镶嵌等,数量多,品种全,是清代金银器的主要作品集合。为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及故宫博物院工艺馆今年新馆改造工程,北京故宫博物院决定在钟粹宫前后殿举办清代乾隆玉器展,在景阳宫举办“金昭银辉——清宫藏金银器”专题展览。鉴于故宫博物院的金银器因场地等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无缘在故宫集中展出,此次展览,将按照清代金银器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宗教祭祀用器、陈设用具、生活用品、服饰与佩饰等四个单元,展出金器100件,银器20件,并穿插介绍有关金银器制造工艺方面的知识。该展览配合“盛世琳琅——乾隆朝玉器精品展”以应“金玉满堂”吉祥之意。中国早在商代就已开始使用黄金,并已有了黄金饰件的制作,在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的商代遗址及墓葬中,均有小件金饰出土。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过眼部贴金的虎形饰及金片、金叶、金箔等饰件。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金杖、金面罩、虎形金饰等等,都是经考古发掘获得的最早的黄金制品。至春秋战国时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盏,恐怕是我国现知最早的金器皿之一。内蒙古、陕西等地出土的金银器,多见动物饰件及车马饰,如被称为我国匈奴族考古史上罕见的发现,现收藏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的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的鹰形金冠顶、金冠带等,几乎使用了金细工艺中镌镂、抽丝、镶嵌、锤揲等一切技术,足以代表战国晚期匈奴王室金细工艺的技术水平和艺术造诣。唐代是金银器制作的成熟和繁荣时期,唐代的金银器,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绚丽的瑰宝,在金银工艺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辉煌的一页,并对以后的金银器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是中国黄金制造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有着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对金银矿的开采、熔炼实行严格的控制,专门设立宫廷内府银作局监管,供帝王、后妃们需要的金银器的制作,工艺上已广泛采用宝石镶嵌的技术,北京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的金丝冠和万历孝靖皇后的镶珠宝点翠金凤冠,是明代金银器工艺中出类拔萃的代表,所应用的极其复杂的掐金丝、镶嵌珠宝点翠工艺,显示了高超的金细工水平。清代金银器工艺空前发展,皇家用金银器更是遍及典章、祭祀、冠服、生活、鞍具、陈设和佛事等各个领域。礼乐用具的代表作品是金编钟,编钟是宫廷举行大典演奏宫廷雅乐时使用的乐器,一般用铜制成,清代之前的作品中尚不见金质编钟,铸于清康熙年间的一套16枚金编钟,总重达460818克。其中“黄钟”为金编钟之首,重24500克,其外形略呈椭圆形,腰径外鼓,顶和下口平齐,顶端为蛟龙钮,钮两端为龙首,龙身相连。钟的上端有宽带状的突起,钟体上下部各有一道凸棱,把钟体划分为三段,上段浮雕朵云纹,中段雕刻游龙戏珠图案,正中间长方形框栏内铸有“黄钟”“大吕”等阳文楷书律名,背面镌刻“康熙五十五年制”,下段有8个外突的平头圆形音乳,其间雕饰上下对称的角云纹。乾隆五十五年所制编钟共16枚,分别为黄钟、大吕、太蔟、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正律并倍夷则、倍应钟、倍南吕、倍无射四倍率。耗金共11459两,最重的无射924两。清朝沿袭明制,规定每逢皇帝即位、大婚、册立皇后和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节等日子,皇帝都要到太和殿举行朝廷中最为隆重的朝会仪式,届时,太和殿前廊下要设中和韶乐,太和殿后廊下设丹陛大乐,当16枚金编钟敲击出纯美、明亮的乐声,更加烘托出朝会典礼肃穆、庄严而神秘的气氛。甪端,香亭为宫廷礼仪用品,置于皇帝宝座前,所用材料主要为珐琅,碧玉等,清同治年制有金甪端,金香亭各一对,金香亭每件重约12公斤,金甪端,香亭目前陈列于珍宝馆。册、宝是宫廷重要礼器,金册多用于封册,宝玺多是国家政权象征,珍宝馆展出有金册及金“皇后之宝”。金印一般都配有金印匣,目前故宫博物院存有金印匣多件。清代金祭器主要用于皇帝陵墓,家庙及祭祀活动,故宫博物院存有清代宫廷使用的金盆、金爵杯、金五供。其中有于东陵使用过的嘉庆款、光绪款、无款金盆,含金的成色多则八成,少则七成,所藏金爵杯有乾隆款、嘉庆款、道光款、咸丰款、同治款、光绪款、宣统款作品,重量多在200克左右。清代宫廷宗教活动形形色色,内容丰富,佛教就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之分,还有道教和萨满教等等,其中藏传佛教文化在清代宫廷中的影响是最大的,藏传佛教亦深得清代历朝帝王的重视,因此藏传佛教的文物数量亦最多,如佛堂中的佛像、佛龛、坛城、满达、经版、念珠、佛塔、法器、供器等。这些文物制作精美,装饰奢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金塔有藏传样式与内地多檐塔,大小依用途而不同,大的塔连座高度超过1米。金发塔,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崇庆皇太后病逝,乾隆皇帝特命,按照西藏舍利塔形式,成造此座金塔,用于收藏其母生前梳落的头发,以表示对母亲的怀念。金塔共用黄金3400两(清制单位),是清宫遗留金塔中最高最重的一尊。金嵌玉石宝塔,塔身13层,其中置小玉佛78个,重31.28公斤。金造珍珠宝石发塔,通高34厘米,宽14.4厘米。此塔为七五成金制,上嵌珍珠五百余颗及各色宝石,装饰极为华贵。塔身主体为覆钵式,上有塔刹13层,下承须弥台座,四周围以汉式杆栏。圆形塔身中设欢门,两扇嵌珠门可向内开启,门上方安长方形匾额,上书“孝钦太皇太后发塔”。此塔是清末代皇帝溥仪即位后,为装殓慈禧皇太后死后遗留的头发而修造的。塔原供奉于紫禁城内西路的翊坤宫内,该处是慈禧身为贵妃时就曾居住过的宫殿。金嵌红宝石塔,通高85厘米,宽47厘米。此塔为藏式佛塔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特点就是塔身安放于方型台座之上,座上四周围以栏杆,正面设龛门,龛门内供有蓝色青金石佛一尊,龛门下设台阶。龛门上方有一长方形白玉制扁额,上书描金隶书“御制无量寿佛赞”。塔身以黄金铸造,通身嵌饰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青金石、猫眼石及珍珠等,极尽繁缛华贵。故宫收藏的清代金佛数量较大,品种较多,如带背光的金佛一对,分别重32.81公斤、32.21公斤。为珐琅佛龛配置的小金佛,一组近70件,每件的重量超过0.3公斤。金无量寿佛,高27厘米,最宽21厘米。佛八成金制,呈结跏蚨坐式,头戴五佛冠,上嵌红宝石,身錾刻缨络纹,两肩披黑发及金飘带,双耳垂肩并镶嵌红宝石耳环。胸前嵌红宝石、绿松石、青金石和珊瑚石。双手持宝瓶,腰下亦垂挂缨络纹,底部阴刻佛花。金满达,呈圆筒形,实是五方佛坛城形式的法器。器面上镶有按佛教的方位色配置的五色彩石,中央为圆形高坛,计7级,逐级升高,坛顶镶朱色半球形彩石一粒,以象征太阳。彩石形状按方、长方、圆、半圆交错配置,边缘镶联珠状的彩石3道。器面锤制模压出凸起的图案,以对称曼枝卷叶番莲花为地,周壁亦饰以凸出的曼枝卷叶番莲花及梵文,其上下各有连珠纹一道。整个器型造型端庄,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是佛教宗法器中的精品。满达,是梵语曼荼罗的简称,即“坛”或“坛场”之意,印度密教一般把修法的坛场称为曼陀罗。属供器的主要有七珍、八宝,八宝又称八吉祥,一套8件,分别为鱼、罐、花、肠、伞、盖、螺、轮。七珍是以象、马、轮、男、女、臣、珠宝组成的成组供器,是少见的金器品种。紫禁城里金银制品无处不在,如皇帝的宝座前陈设有金制甪端、香筒、香薰、仙鹤;而寝宫、书房等日常居所中则有金质盆景、炉瓶盒、如意、花瓶数不胜数。它们或摆放在桌案条几之上或置于大小多宝格之中,供帝后赏玩,其中许多还具有使用功能。室内陈设的金器主要是大吉葫芦、挂屏、盆景、嵌宝烛台。金镂空葫芦式香薰,为金胎葫芦形,以“寿”“喜”“万”字相间,组成镂空图案,以为散香之用,中央开光处有“大吉”二字,侧饰双蝠衔链。内有银质光素盛香胆,下置紫檀木座。葫芦谐音福禄,主吉祥,大吉葫芦是在金质的葫芦上锤出“大吉”二字,作品一般为透雕锦纹地,其上嵌珠宝。金盆盆景是十分珍贵的,这类盆景中的景,多用高翠,宝石制造,一些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红宝石、蓝宝石。在日常生活用品中,以日用起居中所最多见的酒具、餐具数量最多,这是因为清代宫廷中宴会名目繁多,规模宏大,程序严格,用料讲究,清宫里仅大小茶膳房就有几十个,从皇帝、皇后到嫔妃都各有自已的膳房,每个膳房所用的金银器都有严格的规定。有文献记载,皇帝的茶膳房中金银器皿最多,等级亦最高。由此可见宫中生活之豪华奢侈。金龙纹执壶、“金瓯永固”杯、“万寿无疆”杯是最著名的作品,做工亦很精致。金龙纹执壶(图11),八成金质,仿中亚地区酒壶风格,高腹细颈,细口长流,通体錾刻龙戏火珠纹。颈部錾刻共有10条龙,腹部共錾刻20条龙,颈腹之间用两道玄纹束起来,弯弧形兽吞式长柄及长流,柄端与盖顶之间有金链相连接。盖尖高,呈四层圆形尖塔状,每层均饰双龙戏珠纹,共8条龙。底足为外撇形高圈足,其上饰有龙戏珠纹和海水山崖纹。“金瓯永固”杯,杯形似鼎,略有变化,浮雕文字并嵌珠宝。“万寿无疆”杯其下有金托盘,嵌珍珠,杯两耳分别透雕“万寿”“无疆”等字,这类作品应是皇帝所用,此外还有杯、碗、箸、叉、餐刀等多种餐具及成套金餐具。在日常生活用品中,以日用起居中所最多见的酒具、餐具数量最多,这是因为清代宫廷中宴会名目繁多,规模宏大,程序严格,用料讲究,清宫里仅大小茶膳房就有几十个,从皇帝、皇后到嫔妃都各有自已的膳房,每个膳房所用的金银器都有严格的规定。有文献记载,皇帝的茶膳房中金银器皿最多,等级亦最高。由此可见宫中生活之豪华奢侈。金龙纹执壶、“金瓯永固”杯、“万寿无疆”杯是最著名的作品,做工亦很精致。金龙纹执壶,八成金质,仿中亚地区酒壶风格,高腹细颈,细口长流,通体錾刻龙戏火珠纹。颈部錾刻共有10条龙,腹部共錾刻20条龙,颈腹之间用两道玄纹束起来,弯弧形兽吞式长柄及长流,柄端与盖顶之间有金链相连接。盖尖高,呈四层圆形尖塔状,每层均饰双龙戏珠纹,共8条龙。底足为外撇形高圈足,其上饰有龙戏珠纹和海水山崖纹。“金瓯永固”杯,杯形似鼎,略有变化,浮雕文字并嵌珠宝。“万寿无疆”杯其下有金托盘,嵌珍珠,杯两耳分别透雕“万寿”“无疆”等字,这类作品应是皇帝所用,此外还有杯、碗、箸、叉、餐刀等多种餐具及成套金餐具。宫廷常以金器为礼器或赏赐,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年所制金累丝如意,一套60柄,上有干支年号,足一花甲,是这类礼品中的珍品。八成金累丝万年如意,木胎,头的正、背和柄正面均做累丝古钱纹,边饰卷草纹,柄背累丝六角锦纹。柄正面中心嵌松石“万年如意”四字,如意头正面分别镶嵌“甲子”“丁亥”“戊子”等干支记年字样。此套如意正合61周甲,制成共60柄,是乾隆皇帝60寿辰时大臣进贡之物。清代宫廷有着异常严格的冠服制度,这在《大清会典》中有着详细完备的记载。清代宫廷众多的帝、后、嫔妃们遗留下大量的服饰、佩饰,据档案记载,养心殿造办处下属的撒花作、累丝作、镶嵌作等作坊,主要承担了清代帝后嫔妃金银饰品的设计加工。这些饰品造型高贵典雅,种类繁多,品种齐全,选材优良,造型巧妙,做工细致。同时在制作工艺上精雕细琢,采用了錾刻、锤揲、镌镂、累丝、镶嵌等多种手法,并以金银、翠玉、珍珠及各种质地的宝石镶嵌等复杂工艺,充分显示出清代匠人高超的创造智慧和工艺水平。金饰件以首饰为主,分为男用、女用品两种,女用作品有指甲套、手镯、扁方、头簪、各类戒指、项链、头约、领约、流苏、累丝香囊等,男用主要有盔缨、搬指、金柄佩刀、嵌金火镰等。金镶珠石累丝香囊,九成金质,周身由镂空的累丝花瓣组成,两面嵌珍珠花树,花叶点翠,上下均有丝绳及红色珊瑚珠为饰,一端有一活动插钮,可启闭。清代香囊的种类很多。金质香囊多镂空,用以放入香料或鲜花的花瓣,系于腰间,是清代珍贵精美的佩饰之一。金錾花双喜扁方,錾花双“喜”字及蝙蝠、双钱、念鱼、如意等吉祥纹饰。背部刻有“原金”“义和”字样。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最主要的工具。最初时是把真头发分成两把,依靠扁方来固定,晚清时两把头改成青缎,但与真头发连接也为扁方。金累丝四龙戏珠镯子,镯子为一付,累丝四龙戏珠,两两相对,口部有一颗珍珠,身尾互相缠绕在一起,龙的头部及身侧均有点翠祥云纹围绕,两侧边沿錾刻连珠纹各一周,内口錾刻朵云纹。金錾双喜字搬指,为木胎外包金,饰6个镂空双“喜”字,上下口沿部錾刻回纹各一周。搬指,在古代被称为“韘”。圆筒状,一端平齐,一端为斜口,另一侧面有一凹槽,是一种专供射箭拘弦时以保护手指的器具。到清代逐渐演变成圆筒、无凹槽状,一般套在大拇指上,仅只起到装饰的作用。帝、后出行仪仗中有卤薄,其中金提炉二,金啐盂一,金水瓶二,金香盒二,金盥盆一称为金八件。故宫博物院存有全套用品,其中一些作品为银镀金,一些为纯金制造。金器中有部分作品为仪器、仪表,如钟表、天球仪等,作品的制造受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其中个别作品可能来自西方。金天球仪,又称“浑天仪”“天体仪”,是清代乾隆年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用黄金制作的天球模型,又是精美的陈设品。天球仪由座、支架、天球三部分组成。球体黄金制成,由金叶锤打的两个半园合为一体,接缝处为赤道。球的两端中心为南北极,两极贯以轴,在北极有时辰盘。球体按清乾隆九年著《仪象考成》记载的,用大小珍珠镶嵌28星宿、300个星座和2200多颗星,并刻有星的名称。球下为九龙环绕四足金支架,下置掐丝珐琅海水托盘及四兽足环座,座上有“东”“南”“西”“北”四篆字,托盘中心有指南针。此金嵌珍珠天球仪,錾雕技艺精绝,是流传至今唯一一件以黄金制成的天球仪模型,弥足珍贵。清代宫廷藏有大量的银制品,其中绝大部分是清代制造的。这些银器以银壶、银盒、银杯等为主,制作工艺极为精细。其中一套方斗式杯,皆呈方斗形,从大渐小,由12件组成。将其依次以大套小,层层叠套装好后,严丝合缝,口沿齐平,又成一体,如同一个厚壁状的斗。12件的内壁均浅刻各异的的山水人物图景,每件的四壁衔接,即为一幅通景的故事图画。内容多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为背景,其间文人雅士,云游聚集,畅述情怀,图意均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典故。内底阴刻篆书,点明画面内容,有兰亭修契、西园雅集等。外底均阴刻篆书斋堂款。乾隆银累丝瓜棱瓶(图19),敞口,束颈,颈部以下渐广,鼓腹,腹呈蒜头型,均匀分布12道突棱,两棱相接处呈三角沟状,至近底处内收,高圈足微向外撇。此器先用粗银方丝和粗银圆丝以波纹结构组成起伏的卷草纹作为主体,焊接做胎,再用细圆丝在主纹的隙间密密堆累卷须纹,最后采用熔焊的手法,使其牢固的焊饰在一起,其装饰效果非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