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7字词

家庭补助金计划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4:36      点击次数:38      文章作者:
——巴西的一项基础教育刺激计划。巴西一直被看作是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拉美国家的代表,长期存在的收入分配和机会不平等使得大部分人口并没有从经济发展中受益。上世纪80年代,巴西出现了大范围的债务危机,加剧了经济衰退,不得不实施结构调整,公共支出的削减给社会公共服务带来深刻的不利影响。巴西学校的高留级率和高辍学率是贫困和社会不平等在教育系统的真实反映。目前,巴西正在努力摆脱这一问题。从1995年起,巴西在基础教育阶段启动了一项“助学补助金计划”,它是一项以刺激需求为驱动的教育项目,也称作“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计划”,就是政府向贫困儿童的母亲发放一定数额的现金补助,条件是她们得让孩子在学校保持就学,不得辍学。这既能激励父母送孩子就学,也是对家庭的一种补偿。该计划最早是一个市级项目,1995年首先在坎皮纳斯市和首都巴西利亚的郊区实施。每个家庭可享受政府发放的约合15美元的补助金,但条件是家庭中6岁至15岁的儿童正在1年级至8年级就学,并且在校出勤率至少达到85%。到1998年全国有60多个地方性的“助学补助金计划”,覆盖约20万个家庭。2001年2月,巴西中央政府向市政府转移支付来自新设立的扶贫基金的部分资金。这使“助学补助金计划”成为一个联邦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由教育部协调。总统大选的政治因素推动了计划在全国的加速实施。人均每月收入低于30美元的政府贫困线成为筛选受益人的标准,这约为当时最低工资的一半。各市的目标人口按照全国家庭抽样调查、人口普查和学校年度普查来计算。受益人的筛选工作由地方来完成,但情况有所不同,有的是学校自己来筛选,有的实行排队政策,有的按地域目标和家访结果筛选。为保证公正公平,地方政府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和信息统计制度,防止家庭瞒报虚报和重复登记。尽管如此,由于目标人口数据和计算方法不完善,仍存在大量的遗漏情况。各市还设立了社会监督委员会,审查批准受益人名单,检查学校提供的受益学生出勤报告。补助金由银行直接打入受益人开设的帐户。到2001年末,该项目覆盖了5562个市的98%的贫困家庭,使480万家庭的820万儿童受益,政府总计补助金额达到7亿美元。2003年“助学补助金计划”连同其他三个联邦补助金项目合并成一个计划,称作“家庭补助金计划”。该计划改由社会发展部协调。后来,该计划的推行成为保障公民基本收入权利立法的一部分内容,特别是要优先保证最贫困人口。“家庭补助金计划”面向两个群体:人均月收入低于50雷亚尔(1美元约合2.2雷亚尔)的赤贫家庭和人均月收入50雷亚尔至100雷亚尔的一般贫困家庭。这两类家庭每月可得到政府发放的15雷亚尔至95雷亚尔不等的现金补助,发放的标准依据家庭收入和人口数目及项目的具体要求。与强调个体儿童需求的“助学补助金计划”不同,“家庭补助金计划”的条件要求则放在家庭上。有关家庭成员需符合下列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要求:1.儿童的年龄在6岁至15岁,在学校就学,出勤率至少达到85%;2.7岁以下的儿童定期到卫生所检查过发育情况和接种过疫苗;3.怀孕妇女接受过围产期保健。政府颁布了有关法令,以规范报名、登记和筛选过程,增加透明度。同时通过乡镇会议、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学校、公告、家访等广泛宣传项目信息。各市实行配额制,名额由中央政府分配,潜在受益人在各市实行统一报名、登记,人选由中央政府集中筛选,选拔过程接受社会公开监督。起初,项目资金来自国内资源,到2003年末,项目吸引了美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各5亿美元的贷款,以扩大覆盖面,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和评价。截至2005年10月,巴西全国有800万家庭受益。预计到2006年,项目能达到覆盖1120万家庭的目标。补助金计划不仅在教育系统,而且也在反贫困和反社会边际化的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计划对就学人数的增加、留级和辍学率的降低都产生了积极效果。连同政府实施的“废除童工计划”产生的综合效应,全国10岁至14岁的童工人数减少了73.7万,降幅达25.6%,有80万名儿童返回课堂。“家庭补助金计划”被联合国机构、美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称作是加强对穷人社会保护的一项“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