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铜燃肩佛坐像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4:40 点击次数:16 文章作者:
——十六国时期宗教造像。高32.9厘米。据传发现于河北石家庄,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藏。被公认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约当公元350年前后)所造的。这尊佛像着通肩式大衣,双手作禅定印,趺坐于方台座,两侧有二狮子,引人注目的是双肩上生有如锯凿状的火焰纹,在金铜佛像中极为少见)。关于燃肩佛的起源,孙机先生的大作《佛像的火焰肩和火焰背光》论之甚详②,简言之,早在公元1世纪后期大月氏所建的贵霜帝国的金币上已经出现了肩部带有火焰纹的帝王肖像。这是因为贵霜帝国统治下的教徒崇尚火,由于祭祀火神兼锻冶之神阿次撒(Athsho)和拜火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近而将示为尊贵的火焰纹也饰于贵霜诸王的肩上,但仅在左肩一侧有此纹饰,以示低于火神一等。意味深长的是,在迦腻色伽一世所铸金币上,正面的国王像循例于左肩上饰火焰纹,但背面的佛陀像上却没有火焰纹,据此可知,早期佛像上是没有燃肩纹的,燃肩纹并非佛像固有之相好。迦毕试国(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在迦腻色迦王治理时,佛教发达,许多著名的佛教故事即产生在这一地区,《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条记载迦腻色迦王与龙王较量,迦腻色迦王归依佛教庇护,“即于两肩起火烟焰,龙退风静,雾卷云开”,这显然是将教的象征物火焰灵瑞也附会于佛教故事里了。在贝格拉姆古城附近派特瓦(paitava)寺院遗址所出石雕禅定佛坐像即是双肩各带四束火焰纹,与福格美术馆藏禅定佛坐像的坐姿和火焰纹极为近似,时代约为3世纪。此外迦毕试出土的舍卫城石雕像神变(法国吉美博物馆藏)为肩上出火,双足之水的所谓双神变像。可见燃肩佛是迦毕试地区佛教受教影响而最先创造出的佛像样式。此后这种燃肩佛随佛法东传,在新疆地区的克孜尔石窟(第207窟壁画)、吐鲁番的拜西哈尔石窟(第三窟壁画)和鄯善的吐峪沟石窟壁画都能看到燃肩佛像。再回到福格美术馆收藏的这尊铜佛坐像,其脸型五官匀称,大耳,薄唇,唇上有两撇小髭,束发,发绺中分为水波形,面相上带有伊朗系人种特征。从样式上分析,此像制作地很可能是古代西域的今新疆地区,如果确是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也是当年十六国时期由西域僧人携入的。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束发上顶戴着钵状的肉髻,外表无发纹,正中却有一方孔。无独有偶的是与这尊像时代大致相同的十六国时期金铜禅定佛坐像(高13.5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肉髻正中也有一个孔洞,肉髻外形也是钵状的,令人惊异,造像的风格也仍未脱尽西域作风,制作地恐也不是中原地区,而也应是今新疆一带。据此可推知,在4世纪前后十六国时期,西域地区制作的金铜佛像往往在肉髻顶部留有孔洞,似乎也是个通用手法,那么这个孔洞是作什么用途的呢?梁《高僧传》卷五“道安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东晋高僧道安(314-385)在襄阳宣讲佛法,前秦苻坚派人送去了外国金箔倚像、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每法会讲经,都要将诸像罗列供养,将殿堂装饰的金碧辉煌。有一尊外国铜像,因形制古异,众人对此像不太重视,道安说“此像形相至佳,但肉髻样式不太周正”。于是令弟子重新炉冶肉髻部分,即而光焰灿烂,满室辉煌,再仔细看肉髻中竟出现一粒舍利,众人惊叹。知情者都说道安有神异,可预知佛发髻中有舍利,故现舍利以示众人。如果这则故事是真实的话,那么上举两尊佛像在肉髻顶部开孔也很可能是当初为贮藏舍利而设的了,与道安能令肉髻中现舍利的记载恰相吻合,佛像样式说不定也与上文所举的那二尊铜佛接近。文中所云外国铜像,对于汉族地区来讲,中亚地区西域诸国制作的佛像在面相、衣饰等方面风格都与汉地佛像不同,自然也就是外国佛像了。在佛顶上置舍利之事还可见《名僧传》,有僧表在于阗请金薄胜宝佛像,僧表本姓高,凉州人也,欲往罽宾礼拜佛钵,道途梗塞,遂停于于阗,对国王曰:赞摩伽兰有胜宝像,外国相传云∶最似真相,愿得供养,陈其志愿。王即命工匠营造金薄像,以真舍利置于顶上。注意“真舍利置于顶上”一句,顶上只能是肉髻内了。如此看来,西域地区制作的佛像,将舍利置于顶部髻内的作法无论是载之史籍,还是证之实物,都无可置疑了。那么上文所举的二尊铜佛像,肉髻顶部的孔洞也就是当年为安置舍利而设的了,此种作例在汉族地区制作的佛像上还没有发现过。佛经中还记有佛发髻中有髻珠,后秦鸠摩罗什(344-413)译《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中的七种譬喻之一就名为顶珠喻,说髻珠为轮王髻中之珠。又同经“从地涌出品”说转轮圣王征讨诸小王国,对有战功者赏赐聚落、城邑,乃至衣服、饰物或诸珍宝、象车、奴婢,惟独髻中明珠不能轻易示人,这部《法华经》是佛陀的最高说法,就如同髻珠一样是最高的佛法,故应珍重此经,可知髻珠乃是一种比喻。在造像上,北朝的石像和金铜佛像上偶然可见在佛发的正面有一组右旋轮状发,似乎表现的就是髻珠,但并不普遍,大多数佛像发型仍是磨光式或旋纹式或螺发式,髻珠并没有出现,所以这个圆形珠是否是为了符合经典中所云的髻珠而设的还是右旋轮状的佛发在形式上的美化需要,尚可再分析。目前可见髻珠出现最早之例是北响堂山第二窟和第三窟主尊佛像已饰有此物。又济南四门塔东魏武定二年(544年)石佛坐像的佛发上也可见到髻珠。大量出现表现髻珠的例子是唐代,此时髻珠是位于肉髻和底发之间,如半圆形或椭圆形。较早有明确纪年的例子可见于河南嵩山永泰寺的“唐永泰寺之碑”(天宝十一年,752年)的背面线刻佛像上,髻珠呈扁长形,横置于肉髻和底发之间。斯坦因发现的原敦煌莫高窟第17窟刺绣“灵鹫山说法图”(241×159.5厘米,大英博物馆藏),此像定为8世纪唐代所绣。释迦佛肉髻高圆,在肉髻和底发间明显出现了一个髻珠。又有唐代石雕佛倚坐像(美国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风格分析应为武则天时代的公元700年前后所雕,尽管是旋发,但圆珠赫然可见。甚至唐代的观音像在束发正中也可见一圆珠。时代越晚,髻珠越大,五代、宋之时髻珠已成为佛发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而明清的佛像特别是江浙地区的木雕上,髻珠大而显,多呈椭圆形,在加彩像上可见被染成红色,极为醒目。(资料来源http://dating.taobao.com/q/14805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