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筋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7:49 点击次数:26 文章作者:
——①坚韧的肌腱。②三国时期魏国学者刘劭把五行与人体对应后形成“五物之象”。包括: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刘劭,汉建安时为太子舍人、秘书郎。后仕曹魏,历官尚书郎、陈留太守、骑都尉、散骑常侍。曾受诏集五经群书,分门别类作《皇览》一书,又与苟洗、庾嶷等定科令,作《新律》,著《律略论》。景初年间曾受诏作《都官考课》七十二条,又作《说略》一篇。善于品鉴人物,重视发掘人的才能,著《人物志》。刘劭的遣世著作,除《人物志》单行外,残存辑文均收入《全三国文》。他认为:“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人是禀“元一”即元气以为质的。人是五种不同性质的元一之气“五行”所构成,因此,五行之质即人之质,“五物恒性”,而在气禀的过程中摄取的数量不同,就会出现千差万别的具体之质。并且,人的各种德行,仁、义、礼、智、信也分别与五行及形体直接相连:“其在体也,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是故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气清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也。体端而直者,谓之贞固。贞固也者,信之基也。筋劲而精者,谓之勇敢。勇敢也者,义之决也。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五质恒性,故谓之五常也。”通过五行的流衍,论及了人的精神品质,作为人的精神动力,才能高下,品质优劣的内在根据。同时他认为:质诚于中则形于外。这是由于构成人的本质的五行之气在身体上都是有形的。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而且“五物之实各有所济”,都有各自的功用和表达的质的特征。③日本刀剑表面花纹的一种。《日本刀的鉴赏特征》:由于折叠锻打与敷土烧刃技术,除了优异的性能之外,刀剑表面还产生了种种特别的花纹,如地肌、地景、地映、地沸、汤走、沸、气(匂)、足、叶、金筋、稻妻、砂流、扫挂、飞烧、玉等等。不同的流派做法会产生不同的地肌、刃纹和动态,通常它们是对刀剑的作者流派进行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金筋是刃中蜿蜒的黑色横线,因肉眼观察时可发现金筋反射着致密的黑色光泽而得名。萨摩新刀中的金筋往往特别粗大,而被称作:芋蔓。银筋,与金筋类似的形态,不同的是它反射银色的光泽。银筋在日本刀中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