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丝镶嵌工艺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4:40 点击次数:16 文章作者:
——金银丝镶嵌,就是将金丝、银丝镶嵌入器具表面,呈现出图案或文字,使之更加庄重典雅,光彩夺目,身价倍增。在古代,先用金丝所嵌,称为“错金”,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云:“今握枣与错金,以示婴儿,必取枣而不取金也。”以后也用银丝所嵌,称为“错银”。两者合称为“错金银”,亦称“金银错”。“错”,是工艺美术中的一种技艺,即镶嵌工艺。镶者,以物相配合也;嵌者,以物陷入也。但凡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园林、大宅较多,与之相配套的红木家具和红木小件上有些主人喜欢用金银丝镶嵌,使家具和摆设更显出精致华美,富丽堂皇。一些大户人家,在日用器物上也作金银丝镶嵌,《红楼梦》第四十回描写刘老老进大观园,在吃饭时,凤姐叫人“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老老”;筷子很滑,刘老老不会用,又“换上了一双乌木镶银的”,刘老老说:“去了金的,又来银的。”所可惜的是,早期的情况不见于史料,镶金镶银出自哪些艺人之手,难于叙述。民国时期,出于工艺世家的查惠铭,对金银丝镶嵌颇有研究,他看到前人金银丝镶嵌的实物后,仔细琢磨,先是仿效,后是自创,并得以发展。他的作品以红木小件为主,如眼镜框架、印章盒、果盘及鸟笼挂钩、鸟食缸等。由于家境贫穷,所做作品随做随卖,无一遗存,深为遗憾。其子查文玉,继承父业,受到父亲的指导,技艺益进。在上世纪50年代,他进入苏州红木雕刻厂后,在红木金银丝镶嵌技艺上有创造性的发展。他考虑到图案笔划有粗细的变化,即在金银丝的粗细上下功夫。他打破了原来金银丝一种规格的工艺,将金银丝分为粗至2毫米,细至如头发丝的多种规格,依据构图的需要,粗细金银丝灵活应用,使画面贴近原作,有起笔、落笔之分;并用银片代替银丝镶嵌花叶的办法,使画面增加了层次感、立体感,更加生动感人。他还创造了多种新的镶嵌法,如密嵌法、虚嵌法、点嵌法、珠嵌法,以及混合嵌法等。这些新的镶嵌技法,对于表现整体画面和细节描写十分有益。如表现人的头发、眉毛、胡子,就用密嵌法;表现仕女、佛像上的珠饰件和佛珠,以及山石点苔等,就用珠嵌法和点嵌法。查文玉的金银丝镶嵌有五大特色,即准、挺、匀、顺、险、准,就是一丝不苟,准确无误;挺,就是笔直挺刮,轮廓秀美;匀,就是粗细一样,线条均匀;顺,就是一气呵成,不断断续续;险,就是难度大,精密度高。1963年,由周天民设计、由他镶嵌的《拙政园全景》笔海,就是采用多种镶嵌法,将拙政园的景色嵌得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生动感人,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以后,他又成功地镶嵌了《文姬归汉》、《南京长江大桥》、《寒山寺全景》等,均获得成功。这些作品参加对外国际文化交流,为对外贸易作出了贡献。查文玉年届古稀,为不使技艺失传,已将技艺传授给了儿子查云联、女儿查云雁。查云雁在苏州工艺美术技校读书,同时随父学艺,毕业后专做金银丝镶嵌,已有相当的水平。金银丝镶嵌的器物是现成的,大多用红木、紫檀木做成。既有大件,如橱、台、桌、凳,也有小件,如屏、盘、盒、扇、鸟笼、镇纸、胡琴、琵琶等。随着工艺的发展,原来以器物为主角,金银丝镶嵌为配角;现在已成为金银丝镶嵌为主角,器物为配角。器物的整体造型,木质、色泽等,要考虑到配合金银丝镶嵌。这种现象,是金银丝镶嵌艺术的新发展。金银丝镶嵌的工序,可分三个阶段:一是选稿。在镶嵌之前,首先要选择画稿,就题材来说,有文字、图案、图画三大类。文字有古今诗词和吉祥文字,也有专用的说明文字,其书法有正、草、隶、篆。图案多选用花卉图案和文字图案,是经过梳理后的图画,带有抽象性。图画有山水、花鸟、人物,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人画的。图案选定后,依据镶嵌工艺的要求作些修改,然后将图案贴在器物上,叫做“贴花”。其次是开槽镶嵌。一边开槽,一边嵌丝。艺人根据图案的要求,将沟槽开得或深或浅,或宽或狭,或长或短,沟槽开出,即将丝嵌入,然后用砂皮磨光。第三是整理修补,以保证作品的质量。金银丝镶嵌的工具,有刻刀、木锤、钳子。其中刀是最重要的工具,有三十余种,有的刀是专门用的,称为“定形刀”,皆艺人自己制作,用起来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