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金质灵塔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09 点击次数:87 文章作者:
——藏传佛教圣地布达拉宫灵塔殿内供奉历世达赖、班禅的佛塔。灵塔殿在藏传佛教建筑中占有相当的规模。佛塔以黄金、白银制成,镶以各种珠宝,精美绝伦。布达拉宫有8座灵塔殿,供奉着8位达赖喇嘛的灵塔,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高14.85米,用纯金3724公斤,并镶嵌各种珍宝1.5万颗,是稀世国宝。扎什伦布寺除保存下来的四世班禅灵塔殿外,近年还新修了班禅东陵札什南捷,供奉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塔身以白银包镶,镶嵌宝石,雕琢华丽。1990年9月,又修建了十世班禅灵塔殿,内供奉十世班禅金质灵塔。藏传佛教寺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封建统治中心,是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藏传佛教寺院规模宏大,建筑宏伟,文物荟萃,金碧辉煌。藏传佛教寺院一般由札仓、拉康(佛寺)、囊欠(活佛公署)、印经院、藏经楼、灵塔殿、僧舍等组成。札仓为经学院,是僧侣学习、修行的场所。如塔尔寺,有密宗学院、医药学院、时轮经学院、显宗经院四大札仓。拉卜楞寺建制最为健全,拥有闻思、医药、时轮、喜金刚、上续部和下续部六大经学院,闻思学院以显宗为主,主要研习印度五部经论;医药学院以学习藏药为主,注重“经医双修”;时轮学院是僧侣学习、研究天文、历算的场所;喜金刚、上续部、下续部学院都属于密宗学院,僧侣在这里主要研究密宗起源、领受法师的灌顶秘诀,研修密宗教义,兼修声明、梵文、法舞、文法、诗歌、绘画等科。各经学院都拥有佛殿、经堂、后殿、辩经场、活佛公署、大厨房、僧舍等,自成体系。藏传佛教的殿堂气势壮观,主殿大经堂富丽堂皇,宛若艺术宫殿,有的可容纳数千名僧侣念经、举行法会。同时还设有金瓦殿、弥勒殿、文殊菩萨殿、护法神殿。殿堂内饰有幢幡、围幔、经布,有的还有刺绣、堆绣、古代壁画等。殿堂的建筑风格以藏式为主,同时吸收汉式、印式建筑,使藏传佛教建筑更具特色。如西藏札囊县桑那寺的乌孜大殿,占地面积8900平方米,集藏、汉、印式佛教建筑特色于一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藏、汉、印佛教文化合壁的惊人之作。藏经楼主要用以贮藏藏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正藏,名甘珠尔,包括经和律;另一部分是副藏,名丹珠尔,包括论著等内容。萨迦寺是全国藏经书最多的寺庙之一。云南上座部佛教寺庙主要由佛殿、藏经室、僧舍及佛塔四部分组成。佛殿是佛寺的主要建筑,内部由佛座(上供奉释迦牟尼像)、经书台、僧座三部分组成,是僧侣日常念经、从事各种佛事活动的场所;藏经室用于收藏寺内各种佛教经典;僧舍是僧侣学习和居住的场所;佛塔是云南上座部佛教最具特色的建筑,有缅式钟形佛塔、亭阁式佛塔、泰式金刚座佛塔、高基座佛塔、八角形密檐式佛塔等等,千姿百态,是寺院规格高低的重要标志。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地的寺庙多为砖木结构殿堂式平房。藏传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供奉的佛像与汉地佛教大致相同。但在塑造风格上吸收了本地区文化特点,各有特色。藏传佛教吸收本教的一些神祗,普遍供奉度母、金刚等神像,塑造风格、表现手法更加粗犷流畅。佛教殿堂内除佛像之外,还有固定的庄严和供具。庄严有宝盖、幢、幡、欢门等,供具有香炉、花瓶、烛台、香水、杂花、烧香、饮食、燃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