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7:50 点击次数:35 文章作者:
——①用黄金制作的中国人的人文动物——龙。龙是中国装饰艺术领域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早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的彩陶和玉器中,就出现了龙的形象。到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代青铜器装饰上,龙纹图案就已经很普遍了;龙纹的式样变化也相当丰富。自此以后,中国历代的装饰艺术,包括建筑、舟车、礼乐器具、家具、陶瓷、金属、纺织刺绣、服装、漆器、玉器、玩具、钱币、邮票、商品装潢等多方面,都用到龙纹。龙在中国如此广泛流传,是有特殊的原因的。龙是中国人的人文动物,在古生物学中,龙是指距今约两亿三千万年到七千万年前的爬行动物。当时地球处在中生代,正是爬行动物全盛期,鱼龙、恐龙、翼龙遍及海、陆、空,所以生物学家称中生代为“恐龙的时代”。到中生代末期,大型的爬行动物都已灭绝,留存下来的只有龟、鳖、蛇、蜥蜴、鳄鱼等。中国文化中的“龙”,不是这种曾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自然动物恐龙,而是中国人独创的精神文化──人文动物。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说文》释“龙”字如下:“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这表明中国文化领域上的龙,是一种神灵幻化的理想性的人文动物。其神灵幻化概念,是中国上古原始文化长期揉合的结果。显然,龙成为中国原始社会的崇拜对象,反映出当时人们崇拜超自然力,神化那些带领他们战胜自然的领袖的思想和心态。所以那些英雄,既是人又是龙。而龙就是超自然力的象征,成为具有神力的形象。既能直上九霄,又能深入千寻;既可腾云驾雾,兴云布雨,又可摇波蹴浪,倒海翻江。随着社会的发展,龙的形象和性格越来越复杂。几千年的正史与民间口头文学里,龙的神话此迭彼兴,层出不穷。在中国原始社会中,龙是超自然力的象征,是整个社会的共同的精神支柱。到了奴隶社会初期,随着皇位世袭制度的出现和奴隶主对社会财富的独占,龙就转化为统治者一姓的祖先。龙与帝一体化。夏禹第一个废除禅让制,把皇位传给儿子。据说夏禹的礼服,绘绣了十二种表征皇权的花纹,名为“十二章”,其一便是龙纹。汉代龙纹作为十二章之一,和其他十一种纹样并列。唐代龙纹常画于大袖,或作团龙饰于前胸和后背,比其他十一种纹样要大。宋代除有四围龙的款式外,还流行一种通身的大龙,称为“缠身龙”。元代初年,政府下令禁止民间织造五爪缠身龙袍。明朝皇帝礼服和朝服以龙纹作主要装饰,形式不一。清朝的皇帝龙袍制作更加精细,龙纹除用彩丝,金线,银线,孔雀羽线,还用细的珍珠,红珊瑚珠串起来绣织,极奢华之能事。宫室方面,以故宫太和殿为例,殿中金銮宝座两旁,分列六根金大柱,每柱各有一条巨龙围绕,东三柱龙头西上望,西三柱龙头东上望,藻井顶部木雕金漆巨龙衔珠俯首下视,全都把视线引向宝座。后面屏风上雕有升龙,行龙,坐龙,使得金銮宝座呈现群龙竞舞的壮观场面。除此之外,整个故宫,为了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无论是皇帝处理朝务,与群臣议事以及寝燕之处,乃至祭天祈福,游览玩乐之地的建筑,都有龙的形象。北海九龙壁,九条不同姿态和颜色的游龙,腾跃在一片澎湃浪涛之中,神机流畅,气势磅礴。以威武庄严的龙的艺术形象,体现皇权的尊严,是宫廷装饰艺术龙纹造型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除华夏地区的汉族以外,北方的匈奴、南方的楚、越、粤人,西南的苗人等也都以龙为图腾。在民间文学艺术中,龙的形象常被拟人化。龙的造型:中国人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审美观点,创造出千姿百态的龙的艺术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原始社会,龙只是一种人头蛇身的动物。商周时期龙纹处在发展的初期,龙的种类较多,主要表现在角形和体形的变异上。从角形看,有且字形角,有尖形角,有花冠形角,有分岔形角,有牛角形角,有多齿冠形角等六大类型。直到宋代,分岔形的龙角才成为固定的式样。商周时期的龙纹体形长短不一,归纳起来有五大类型。第一种是蛇体形造型。商代龙字就是兽头蛇体的象形字。第二种是兽体形造型。第三种是蛇体缩短而呈爬虫形的造型。第四种是分解组合型,包括一头双体组合型、两头一体组合型、三头一体组合型。第五种是变体龙纹。变体龙纹是由写实风格的头部与抽象几何纹或蔓藤纹、蔓草纹的身子组合的纹样。龙纹布局:商周时期,龙纹是作为象征“天命神权”的青铜器主要装饰而设计的。青铜器以其雄浑、庄严、稳重的美学风格体现“天命”的威严。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也采用严格按照器形结构分区和中轴对称的构图方法。龙纹形体和分区的空间必须配合妥贴,由于商周青铜器以矩形为主轴,寓圆于方,用垂直与水平的线型分割,因此,商周时期的龙纹造型,也由垂直与水平线作主要架构,弧线处于辅助的地位,充满理性精神。在图案构成上属于严谨的格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文学艺术,已摆脱商周时期的凝滞、拘谨、划一的格局。青铜工艺也渐向具有实用意义的轻型和多样化发展。龙纹造型新巧,写实作风的分岔角兽体型龙纹和龙头与几何纹、蔓藤纹、蔓草纹组合的变体龙纹,代表着春秋战国时期装饰纹样的基本风貌。龙的写实造型:汉代统治者,利用龙这一人群崇尚的人文动物,作为宣扬皇权的工具,龙纹在工艺装饰领域乃居于显要的地位。当时龙纹以写实的手法,凌厉的动势,豪迈的气魄为其美学塑型之本。汉代龙纹仍有蛇体型和兽体型两种模式。作为主装饰的龙纹,多数突破规矩的几何框架的限制,而依龙的运动状态来布局,故能充分占有广阔的运动空间。用简化、单纯化的形象表现生命的千姿百态,以剪影式的质朴造型表现激昂的神情动作。强化力感,夸张动势,简化细节,注重神采,是汉代龙纹图案手法的精髓。南北朝时代,佛教盛行,龙纹也披上佛教的色彩。汉代那种强壮、粗犷、奔放、豪迈的龙纹造型,已被佛国风度的宁静、洒脱、俊俏所代替。龙的体形拉长,从头至尾动作缺乏变化,体现耐性的克制。运用横向的长线条表现风云的飞动,藉定向飞动的空间环境陪衬宁静的主题,表现超凡脱俗的精神意念。唐宋时期龙造型成熟。自东晋灭亡至南北朝,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分裂和战乱,但为各民族思想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中国复归于统一。至公元7世纪初,中国广泛吸收和包容了本国各民族及国外文化的精华,创造了灿烂的大唐文化。这时中国的龙纹图案,也重新充满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激动的精神气魄。西安出土唐代刻花银碗器底装饰的蟠龙纹,龙身蜿蜒蟠绕。龙身结构,头、颈、崐胸、腹、腰、背、臀、尾、四肢、骨骼分明,角、毛、鳞、须,意态丰满,标志着龙这一纯属幻想虚构的艺术形象,已臻完美成熟之境。北宋磁州白地黑花剔花瓶,是宋代龙纹的代表作。元、明、清三代,龙的造型虽也各有特点,但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改变。自然经济占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从未停止过。明清时期,民间工艺美术都以美化和实用为宗旨。剪纸,蓝印花布,刺绣,挑花,家具,建筑装饰等等,常用龙纹作装饰。民间艺术的龙纹和宫廷艺术的龙纹,神采风韵显然不同。民间艺术中的龙,形象朴素。拙稚可亲,表现的是普通百姓的审美思想和感情(见图五○、五一);而宫廷艺术中的龙,形象威猛刚烈,严厉可畏,表现的是王权的尊严。前者充满普通人民对生活的赞赏和幸福的憧憬之情,后者则表现皇朝宣扬之需。它们在艺术上也各有千秋,当难同日而语。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的艺术凝聚着中国人数千年来艺术想象力和创作智慧。随着时代发展,有关龙的艺术正在以崭新的面貌为现实生活服务。例如旅游点景建设、商业建筑的室内装修,乃至工艺品、商品装潢、广告设计等等,毫无疑问,古老的龙的艺术将会在新时代中焕发青春。1.西汉(前206-25)鎏金铁芯铜龙。高62厘米,长76厘米。1981年出土于陕西兴平县茂陵一号无名冢从葬坑。现藏于茂陵博物馆。?HYPERLINK "http://www.htscw.com/Gallery/ShowPhoto.aspx?id=1890"??2.北朝(386-581)金器。伸展长为128厘米。龙身用金丝编成,环环相套,盘曲自如。金龙衔环构成一个闭合圈,作为项链使用,龙身上还有七件附加装饰。古代北方民族匈奴族、鲜卑族都把龙作为信仰的神话动物,同时也是最高权利的象征。出土于乌盟达茂旗。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馆。3.唐代金器。长9.4cm,高4cm。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郭家滩唐墓。现藏于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龙为腾空奔驰状,器形小,制作精湛。头长独角,角向后作卷曲状,巨目大嘴。眼与耳下有三撮短须,身躯下部有镂空处,原镶嵌绿松宝石。在曲颈与背竖立齿状脊,通体饰鱼鳞纹。四爪蹬空,前爪向上挥舞,后腿向后蹬,爪为三趾。长尾端部卷曲,整体显得饱满、圆润、生气勃勃。龙在现实生活中不曾见到,是幻想的猛兽,到了唐代,龙的形象与前代神秘怪诞的开头不同,强调写实,近乎现实生活中的动物。4.南宋金质装饰器。长15.7厘米,宽1.8厘米,重6.84克。金龙昂首张嘴,双目圆睁,两角分叉,形态威猛,充满力感。1984年出土于浙江义乌圹李景德寺村窖藏。现藏于义乌市博物馆。祭祀用物品,用以招财。一般家中安奉地主的人,都知道龙神也是财神,其实地主是阴财神,属主位,五方五土龙神为臣,而在风水用品中,青龙除了可以加强青龙方力量外,还有金龙可以加强财运,利用金龙来加强财运,必定要在家中安奉地主,只要将地主摆在吉位内,然后在地主的青龙方(左手方)摆放一条金龙,便可以招财了。6.清代金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14厘米,最长18厘米,最宽7厘米。②金色龙形的装饰物。③指秋季。④铜制的龙。道教用以投于名山洞府作祭祀。⑤皇帝的象征。⑥旧溪名。在西藏自治区南部。1960年撤销,并入定结县。⑦人名、物名、企业名。如:王金龙、白金龙;金龙鱼食用油、金龙客车;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金龙旅行社、国泰金龙基金、金龙驾校等等。⑧社区居委会名。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金南路街道。参见“金家街道”、“金南路街道”。⑨社区名。1.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街道。2006年,丰产路街道辖19个社区,金龙社区为其中之一。2.在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花园街道。2006年,花园街道辖4个社区:罗庄街社区、钓鱼台社区、金龙社区、西和园社区。3.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祠街道办事处。该街道办事处2006年5月10日增设,辖芙蓉路、环湖中路、为民巷、小北街、大北街、下西街、桂香街、大东街、学道街、下大南街、东郊、白虎滩、金龙、上游14个社区,办事处驻金鑫街115号。金龙社区原为通惠街道办事辖地。4.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西菜园乡。2000年5月14日,西菜园乡辖金龙居委会和9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驻通道南街。5.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黎塘镇。黎塘镇位于宾阳县东部,镇政府驻黎塘圩。面积219平方公里。辖辖16个行政村、9个社区,共102个自然村、445个村民小组。年末总户数37537户,总人口129747人。其中,农业人口75668人。宾阳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南宁市北部,县城距南宁市区80公里。县人民政府驻芦圩镇。宾阳县由原南宁地区划归南宁市管辖。2003年6月27日,总面积2314.31平方公里。2004年,宾阳县辖5个乡、15个镇,共191个行政村、45个社区。年末总人口982141人。⑩居委会名。1.在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镇政府驻临源街750号,辖12个居委会、8个行政村。2.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街道。辖金龙一居、金龙二居等27个居委会。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8.5万。参见“金鸡村”。3.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龙岭镇。龙岭镇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33210人。辖金龙居委会、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樟桥。参见“金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