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8字词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19      点击次数:27      文章作者:
——①人富裕之后就不太会去犯罪。见于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曰:“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无桅之船《红楼乱弹》第六十八回《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对此进行了议论:联系上下文,司马迁在这里引用“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显而易见是想说:人富了之后就不太会去犯罪,富家子弟也不会轻易去犯法,以至于死在街市(刑场)。司马迁在这里引申和发挥了那句谚语的本来涵义。的确,“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有一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含义。②富家子弟即使犯罪了,也不会被正法处死于刑场。这和古代的“刑不上大夫”有一定的相通性。只是“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依仗的雄厚的财力做后盾,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刑不上大夫”则依靠的是一种特权罢了。司马迁本人的经历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他因李陵事件说了几句公道话,惹怒了汉武帝,被判宫刑,然其“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终受奇耻大辱,让后人感慨不已!那一刻司马迁一定深刻领会到了“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真正含义。《史记》中关于陶朱公范蠡的故事,同样也引用到了“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谚语。虽然最后因为大儿子的贪财,范蠡功亏一篑没有救活在楚国犯了杀人罪的小儿子,但这个故事毫不削弱“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正确性和其巨大的威力。见“千金之子死于市”。③富有、高贵但又十分知趣的人,或者是见好就收、玩得转辩证法的人。战国时代的范蠡就是这样的人。天下人都知道陶朱公范蠡,是因为他的富有,其实,范蠡年轻时还是一个典型的“愤青”。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人,因天性豪爽洒脱,不愿受礼教的束缚,与世俗不相妥协,就干脆装疯卖傻。宛县县令文种派使者去察访范蠡的情况,回报说:“范蠡乃是本县的一个疯子,生来就有此病。”文种不相信,笑着说:“凡是贤良俊彦之士,大都会被别人说成是疯子,其实他们内心怀有独见之明,外人不知就里,乱加诋毁。这些是你们所不能理解的。”文种驾车前往拜访范蠡。范蠡早料到县令要过来拜访自己,就对兄长和嫂子说:“今日我有贵客,借用一下兄长的衣冠吧!”过了一会儿,文种果然来了,两人抵掌而谈,感觉志趣异常投合,于是结为生死之交。后来,范蠡到了越国,侍奉越王勾践,他和越王戮力同心,共赴危难,帮助越王出谋划策,可谓劳苦功高。经过二十多年的谋划,终于灭掉了吴国,使越王称霸中原。范蠡立下大功,号称上将军。越王甚至表示,愿与范蠡平分越国,否则的话就要治他的罪。范蠡却清醒地认识到,威名之下,难以久居,而且越王的为人是可同患难,不可同安乐。君王可以随便下达自己的命令,而做臣子的则有权利去实现自己的心愿。知趣的范蠡,选择了功成身退,远离政治到另外的天地去发展。走前,范蠡留下了一封辞别信:“臣听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日君王受辱于会稽,臣所以不去死,是为了报仇雪恨。如今已经洗雪了耻辱,臣请惩罚我在会稽让你受辱,治罪诛杀了我吧!”说归说,该跑时还要跑得快些。范蠡带上些轻便的珍宝珠玉,私下里带着家人随从乘船而去。此后,他再也没有回到过越国。范蠡走了,越王心里其实很高兴。马上命令工匠用最好的铜铸成范蠡的像,每天供奉。朝堂上的大夫们每十天要朝拜范蠡的铜像一次。同时,越王还象征性地把会稽山周围三百里的土地划给范蠡,下令说:“越国人的后代子孙,若有敢侵占范蠡土地的,让他在越国不得好死,天地神明、四方官长都可为证。”越王这么做,或许就是为了奖赏臣子的“知趣”。范蠡从海路来到齐国,为了不引起他人注意,他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在齐国过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范蠡一家人住在海边,每天勤快地劳作,靠着吃苦耐劳的干劲努力生产。父子一起治理产业,日积月累,很快就积聚了数千万的家产,闻名于当地。齐国人听说他如此贤能,就请他当了齐国丞相。没多久,范蠡喟然长叹道:“我做一个平民百姓,家产积聚达千金,当官也做到了宰相。这是普通百姓能达到的顶点了。如果长期享受这样尊贵的声名,必定不祥。”于是痛痛快快地交还了相印,把全部家产散给亲朋好友和乡里乡亲。范蠡再次选择了“知趣”离去。他带着贵重的珍宝秘密离开,到陶地定居下来。陶地,在范蠡看来是天下的中心,有四通八达的交易网络,做生意一定可以致富。因为范蠡还有一些珍宝财产,所以不用像在齐国那样靠日夜辛苦劳作来积累钱财。他开始利用陶地四通八达的地理,让各种货物在这里集散,巧妙地利用了这里的地理优势。范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眼光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适时而动,借机发财。范蠡深深地知道,月圆之后会亏缺,事物兴盛到极致则衰败,这是天地万物的规律。知进而不知退,久居富贵,只会使祸患逐渐积累成为灾难。范蠡在最得意时离开,辞官位、弃富贵,却把圣名传于后世,无人能及。相比范蠡而言,文种就没有那么知趣,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范蠡离开越国后,曾写信给时任越国大夫的文种,劝他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脖子长长的,嘴尖尖的,这种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乐,你为什么不离开呢?”文种并没有选择赶快离开,而是称病不再上朝。功高盖主总不是什么好事,尽管文种称病不上朝,越王仍觉得他不够知趣,还是一心想除掉他。这时,正好有人诬陷说文种要谋反,于是勾践赐剑给文种,让他自杀。该跑时不愿跑,该溜时不能溜,文种只得自杀身亡。参见“千金之子死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