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8字词

清宫金银餐饮器具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19      点击次数:28      文章作者:
——清代御用器具。姚伟钧、刘朴兵(中国书店出版社)《金银餐具漫谈》:“金餐具象征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清代宫廷中只有皇太后、皇帝和皇后才有资格使用,皇贵妃以下人等是不能使用金餐具的。据《国朝宫史》记载,皇太后和皇后每人应备金餐具36件。皇帝使用金餐具的数量虽不加具体规定,但皇帝使用金餐具的机会显然比任何人都多,如皇帝生日时用双龙方福万寿金盘碗;皇帝平时用膳,用金龙盘盛装点心,用金龙座碗盛满洲饽饽和各种煎炸菜肴;皇帝吃的满洲小菜、老腌咸菜、青酱、黄酱、醋、盐等调味盘均用3寸小金盘;皇帝饮酒用镶嵌珍珠的錾花金杯等等。清代宫廷中,虽然有资格使用金餐具的人数很少,但金餐具总的数量并不少,镶金、镀金的餐具更是不计其数。如道光时期(1821—1850年)御膳房里的金餐具共重140多公斤。银餐具在清代宫廷中极为平常,数量很多,道光时期御膳房里的银餐具达1250多公斤。银餐具虽不如金餐具那么贵重,但也并不是宫廷中的每个人都有资格使用。据《国朝宫史》记载,皇太后和皇后每人应备银餐具98件,皇贵妃7件,贵妃、妃、嫔均为6件,贵人以下无人能用银餐具。清代宫廷中金银餐具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暖锅、碗、杯、盘、碟、铫子、筷子、匙、叉等。这些金银餐具制作精良,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且在使用上还富有一定的科学性,如用金银筷子插入食物或汤肴中,能够很快地检验出食物是否有毒,以防止有人加害皇帝等。在清代宫廷中,各种玉石、象牙餐具和金玉餐具一样,地位也很高,但由于多数玉石质坚易碎,所以玉石餐具多以小型的碗、杯、盘、碟、匙为主,而象牙餐具则以各种筷子居多。清代宫廷中,比较名贵的餐具还有珐琅餐具。多数珐琅餐具以铜镀金作胎,用金丝掐成层次丰富的纹饰,然后填以红、黄、白、蓝等色的缠枝莲花环绕着“万寿无疆”四个大字,鲜艳明亮。器底圈足处镌刻“子孙永保”款识。珐琅餐具最早为乾隆皇帝为自己的八旬寿宴特命制作的。乾隆皇帝八旬寿宴的全套餐具共有200多件,有不同规格、不同式样的大盘、中盘、小盘,大碗、中碗以及布碟、酒盅、刀、叉、勺、筷子等,质地精良,造型完美。有的器体呈高脚缩腰敞口,形似古代青铜食器中的笾、豆,古朴典雅。有的器体圆肩头矮,带有满蒙游牧民族的传统特色。其共同之处是掐丝均匀,运用高超的对色工艺在浅蓝色釉料的基底上填嵌红、黄、绿、白、黑等各色花纹,使花形相同的缠枝莲在大小不同规格的器体上变化多样,有红色大花瓣中填嵌黄或黑作花心,而另一朵白色或黄色花瓣中又填嵌红或蓝作花心,再穿插上起伏均匀的绿色小叶和花梗,使器形与纹饰结合自然生动。虽然全套餐具参差有别,但色彩和造型构成了器物整体美的艺术效果。瓷餐具是清代宫廷中数量最多的餐具,它的种类也最广泛,主要有各种类型的碗、杯、盘、碟、匙等。与金银、玉石、珐琅餐具相比,瓷餐具虽然普通,但在皇宫中瓷餐具的使用仍然具有严格的等级性,这主要表现在使用瓷餐具的数量、颜色和纹饰上。据《国朝宫史》记载,皇太后、皇后每人应备各种细瓷盘、碗、杯、碟、盅340件,代表皇太后、皇后身份的黄地黄里暗云龙纹瓷碗660件;皇贵妃每人应备细瓷盘、碗、杯、盅121件,黄地白里暗云龙纹瓷碗18件;贵妃各式细瓷餐具101件,黄地黄里绿龙纹瓷碗18件;妃各式细瓷餐具64件,黄地黄里绿龙纹瓷碗18件;嫔各式细瓷餐具40件,蓝地蓝里黄龙纹瓷碗12件;贵人各式细瓷餐具32件,酱色地酱色里绿龙纹瓷碗10件;常在各式细瓷餐具26件,白地白里五彩红龙碗10件;答应各式细瓷餐具26件。如遇后妃中晋封的,使用的餐具也依其变更。其规定严格对后妃们来说是等级的约束,丝毫不得更改逾越。这在清代宫廷家宴中表现得十分明显。2006年春节期间,沈阳故宫举办“到沈阳故宫过大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推出了深受观众喜爱的新展览——《清宫饮食文化展》。这个展览涵盖了清代宫廷饮食的各个方面,包括宫廷日常膳事、清宫宴席、清代帝王的饮食喜好与宫廷名菜、帝王的养生与保健、精美的御用餐具等。其中一个精彩看点就是乾隆皇帝时期的一个掐丝珐琅冰箱。这个宝相花纹大冰箱,是十八世纪中国清代宫廷用于冷藏和保鲜食品的冰箱,在内箱与外箱的夹层中放置冰块以降温,保存食品。这个宫廷御用冰箱集精美与实用于一身,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建造和使用的宫殿,又称“盛京皇宫”。它始建于公元1625年,乾隆时期又有大规模增建,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完好的两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共有建筑114座,500余间,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公元1644年,清政权迁都北京后,盛京皇宫便作为陪都宫殿。历史上先后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十次东巡回来祭祖。现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内的布局、陈设基本上保持着乾隆时期的原貌。沈阳故宫博物院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丰富的清宫艺术品收藏及厚重的民族精神内涵,成为中国古代灿烂文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61年沈阳故宫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沈阳故宫博物院的院藏文物十分丰富,最引人注目的是清宫原藏宫廷遗物和历史文化珍品,其中又以明清书画、清宫御用陈设工艺品和清代织绣服饰等最为著名,如清代书画,从清初的“四王吴恽”、“四僧”、“金陵诸家”到清中期的扬州画派、宫廷绘画,再到清后期的海派等,诸多流派代表人物的作品均有收藏。而沈阳故宫院藏的宫廷御用品,更是种类齐全,精品众多。所藏瓷器多为清代康、雍、乾盛世的官窑制品,青花、釉里红、五彩、三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单色釉、仿古瓷、仿生瓷应有尽有;雕刻器中,清宫所用玉雕、牙雕、水晶雕等多为质料优良的大器件;漆器和珐琅器以著名的雕漆和掐丝珐琅为主;所藏之清代服饰多出自苏、宁、杭为宫廷服务的专门机构,织工、绣技精湛,种类繁多,数量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