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9字词

叠丝嵌玉镶宝金耳坠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44      点击次数:71      文章作者:
——明代金宝玉饰件。钩、坠通高10.8厘米,重36.3克。出土于兰州市上西园一座明代贵妇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挂钩金质,呈上大下小的不对称S形,下端套于坠顶金蒂的圆钮中,钩末上弯成环以为挡。挡侧附饰镶嵌宝石的花萼(宝石已脱落),一小型金蕾翘然展出。坠身主体为两颗等大的玉珠,上下叠置成葫芦形。玉珠正圆,洁白无瑕,晶莹温润,气韵非凡。两珠间用菊花状弧托嵌联,花瓣秀艳,结合紧密。坠上方为菊卉仰展构成的伞形金罩,罩周有数根短柱和上层玉珠的顶托相接,显得玲珑剔透,结构绵繁,给坠饰以强烈的悬空感。下层玉珠底部也镶有菊卉状金托,同上部金饰相辉映,配置和谐,层次分明,更衬显出玉珠的丽质天成。尤其妙绝令人惊叹的是,从伞形顶罩上分披而下的四串垂挂,它们各以三组双连金环,串缀金钱形、元宝形、朵云形、倒圭形金饰件而成,饰件图案镂空,末端饰件周边还镶有红宝石。各串挂配件同中含异,参差有致,前后呼应,分外亮丽。在四串垂饰的掩映下,白玉葫芦处在若隐若现的状态中,平添无限风韵。耳饰是妇女美化面部的装饰亮点,特别是坠饰,因其独具摇曳美而倍受青睐。纵观古今耳饰的演变,由充耳、耳调、耳,到耳、耳环、耳坠,极易摇动的坠饰早已成为耳饰的主流;而且,耳坠的系介物还有加长的趋势。这副金玉联体耳坠的造型构思,立意即在充分展现其动态魅力,不仅采用了大弧度的长系钩,而且在坠身四周辅悬串挂,使佩戴者鬓肤生辉,顾盼间金玉闪动,流光溢彩,宝气袭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耳饰的炫美效果,对佩戴者的高贵身份,自不待言也是一种无声的宣示。 金器制作通常使用的工艺如浇铸、切削、展延、捶揲、焊接、套联、抛光、镶嵌等,本器大都用到,但最值得称道的,是高超的叠丝镶嵌技法。叠丝是金器制作领域一种精巧繁难的成形手段,简言之即将黄金先拉成极细的丝,然后依照设计式样用金丝盘绕、叠压成器形图案。这种技法的特点是能随意表现饰件的细微部分,可以镂空,可以穿插,可以堆塑,可以粘连,成品纹样层次清晰,极具浮雕效果。本器为体积较小的坠饰,在其他技艺难以施展的微型天地内,匠师把叠丝技巧运用到了极致。不但准确地塑了千姿百态的饰件外形,而且出色地把握了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和风格的统一,完成了一对赏心悦目的艺术精品,以巧夺天工誉之绝不为过。 明王朝建立初期,最大的外部威胁来自故元残余势力。盘踞漠北的北元政权拥兵数十万,长时期与明王朝对峙,颇有卷土重来之势。所以,明政府十分关注西北形势,不断强化陕、甘、宁地区的防务,致力于肃清故元势力的军事斗争。委派王子驻边的举措,就是上述政治背景下的产物。甘肃是明代西北边防链条上非常重要的一环,明政府在设立巩昌、平凉二卫后不久,又增设兰州卫;朱元璋还封其第十四子朱木英为肃王,藩守甘州,管理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的军务,王府就设在兰州。此后,兰州作为西北军政重镇的地位日渐加强,从而也成为明代边远地域官僚贵族较为集中的城邑。近世在兰州附近发现较多的明代贵族墓葬,原因即在于此。 唐代是我国金银器制作的兴盛期,由于吸收了西方的一些工艺技术和造型,唐代金银器在样式和技法上均有较大的突破。明代全面继承了唐代金银器制作的工艺成就,在叠丝技术和镶嵌技术方面,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情趣更加细腻丰富,操作手段更加精密灵巧,造型设计也更加富丽华贵。这副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嵌玉镶宝金耳坠,可视为明代金制品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