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木芯直柄铜马镫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48 点击次数:32 文章作者:
——1965年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墓。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辽宁省西部与内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县,是中国东北鲜卑人活动的区域。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东北方的草原地区,约在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十六国时期,就已开始出现马镫。1977年,呼和浩特大学路一座北魏中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北魏陶马俑,其时代约为公元5世纪前期,在马俑腹部绘有一对马镫,这是拓跋鲜卑人所建北魏王朝使用马镫的实物见证。虽然它不很精美,但却是中国马镫发明与使用历史中的一件重要文物。马蹬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正如英国科技史学家怀特指出的:“很少有发明像马镫那样简单,而又很少有发明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确实,马镫发明以后,使战马更容易驾驭,使人与马连接为一体,使骑在马背上的人解放了双手,骑兵们可以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也可以在马背上左右大幅度摆动,完成左劈右砍的军事动作。马镫包括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由骑者踏脚的部分,即镫环;二是将马镫悬挂在马鞍两侧的镫柄或镫穿。这种马镫是木芯长直柄包铜皮的挂式马镫。其后,这种马镫通过高句丽向东传播,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继而出现了窄踏板金属马镫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南方地区,约在公元4世纪也已出现了马镫。总之,木芯长直柄马镫是东西方各类马镫的源头。北燕是慕容鲜卑所创建的王朝,当时在东北地区与高句丽互相争夺地盘,双方都很重视发展骑兵。由于慕容鲜卑与北方草原游牧地区关系更为密切,便率先发明了马镫,从而使其骑兵的战斗力猛增,于公元341年几乎灭掉高句丽。其后,马镫也被高句丽人掌握和改造,用木芯铁镫代替了北燕的木芯铜镫。欧洲最早的马镫,出土于公元6世纪的匈牙利阿瓦人的墓葬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属马镫为主,阿瓦人是来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后代,他们的活动重点地区是阴山以北的草原,与鲜卑人及北魏王朝发生多次战争。柔然人被打败之后,于6世纪沿欧亚草原之路西迁到匈牙利定居。因此,有些西方考古学者认为:是柔然人从中国北方把马镫传播到欧洲,甚至认为阿瓦人的马镫就是中国传统的直柄横穿金属马镫,或者有中国工匠直接参与到为阿瓦人制作马镫上来。因此可以确认:最早的马镫发现于公元3-4世纪鲜卑人活动的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这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世界的一项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