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9字词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49      点击次数:48      文章作者:
——美国政府支持的以非政府组织名义向各国渗透的工具。又译为“国家民主捐赠基金会”,简称NED。据《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余德水、《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张光政、《环球时报》记者谷棣报道,熟悉国际政治的人恐怕都不会太陌生。它号称美国上百万个非政府组织中的“龙头老大”,和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署、中央情报局有密切的联系,被认为是中情局的“另一块招牌”。因为NED有非政府组织(NGO)的招牌,不易引起注意,甚至连西方的研究报告都说,“在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战略资金方面,美国外交政策精英们认为NED比秘密支援更可靠”。这个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主要靠美国政府拨款从事活动的“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很多地方扮演过特殊的政治角色,可以数出来的有: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伊朗等西亚国家、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它们都受到其颠覆活动或推动“颜色革命”的影响。NED还频频资助“民运”、“藏独”、“东突”等各种反华势力,直接干涉中国内政。NED拨款大多来自美国国会:在冷战期间和冷战后,号称以民主理念立国的美国一直采用非政府组织的形式推广美式民主,向世界渗透影响。这其中,NED及其下属组织成了重要工具。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曾多次直接指责“NED是美国政府干涉委内瑞拉的一种武器”。NED自称是一个非党派、非政府机构,但却靠着美国国会的大量拨款生存。它从事的活动,用该基金会创始人之一艾伦温斯坦的话说,“我们今天做的许多事情,就是25年前中情局偷偷摸摸做过的事情”。在NED自身的网站上,对其创办历史欲言又止。网站自述文章说,“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决策者看到民主同盟面临威胁,而且没有任何机制来传送政治援助,于是采取了包括提供顾问、设备、资助报纸和政党等秘密手段。这些事实在上世纪60年代被披露,一些美国志愿者组织被发现暗中接受中情局的秘密资金,在国际上引起了激烈争论。约翰逊政府决定,这种资助方式必须停止,并建议成立一个‘公私合作的机制’来公开推行海外活动。”1982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一次重大外交政策演讲中提出促进“民主基本建设”的计划,在全球“推广民主”。1983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国务院授权法》,拨款3130万美元成立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并让其享受美国税法501(C)3条款免税待遇。NED主要资金源自美政府拨款。1983年至1994年,其资金完全依靠美国务院拨款,其后开始接受少量社会捐款。目前,美政府对NED的拨款主要包括三部分:最大来源是国会年度拨款。有统计显示,2006财年国会拨款为7404万美元,2007财年约为5000万美元,2008财年NED提出了8000万美元的拨款申请。其次是国会对外民主项目资助,2006财年国会通过民主基金给予NED额外拨款1525万美元。三是美国务院人权民主基金拨款。此项拨款始于1999年,起初为165万美元,以后逐年递增,到2005年已近800万美元。NED打着“加强其他国家的民主团体和机构的力量”的旗号,下属四大机构,即共和党的国际共和研究所、民主党的全国民主研究所、美国商会国际私营企业中心及劳联-产联的国际劳工团结美国中心。此外,还有许多所谓非政府组织受其资助,包括《民主杂志》、世界民主运动、国际民主研究论坛、国际媒体援助中心等等。NED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援助活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NED先后在中美洲的巴拿马、尼加拉瓜等国的大选中做手脚。1990年至1992年,NED向反卡斯特罗团体“古巴美国全国联合会”资助了2500万美元。在伊朗,10多家团体接受NED的援助。在法国,NED资助极右工会团体。在东欧,有批评家说NED在上世纪90年代为推行自由贸易和休克疗法投入了几百万美元。NED资助“喇嘛革命”:中国的民主和人权一直是美国一些政要和机构说三道四的对象,而NED这样的组织更是通过拨款、培训、提供设备等手段资助“民运”、“藏独”、“东突”等各种反华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仅2007年,NED的涉华资助总额就达到600万美元,其中“民运”250万美元,“藏独”45万美元,“东突”52万美元。澳大利亚《信使报》曾披露,NED给达赖喇嘛的资金主要投给了3个组织———“西藏基金会”、“西藏国际运动”和“西藏信息网”。根据NED自身公布的数据,2002年至2006年,NED向达赖集团提供了135.77万美元的专项资金援助。其中,“西藏妇女协会”、“九·十·三运动”等组织2006年拿到了8.5万美元资金。今年2月27日,达赖集团“九·十·三运动”还向NED紧急申请资金,作为“活动家们应对危险时期的资金”。NED再度为其提供1.5万美元,并资助达赖集团所谓“和平挺进西藏”活动。今年4月初,把西藏“3·14”事件形容为“喇嘛革命”的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威廉·恩达尔在《为什么华盛顿和中国玩“西藏轮盘赌”》一文中说,“3·14”幕后的黑手都是此间老手,包括NED和中情局的“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等,“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从逃到达兰萨拉至今,达赖就被西方的情报机构或打着非政府组织旗号的情报机构所包围和资助”。文章说,NED不仅向达赖集团提供资金支持,这次发生在西藏的“颜色革命”,也是它在煽风点火,该基金会一手操办了每一次美国支持的“颜色革命”,从塞尔维亚到格鲁吉亚,从乌克兰到缅甸。文章还披露,从1994年开始,NED就开始提供资金给“国际西藏运动”,另外它还支持达兰萨拉的《西藏时报》,提供资金给“西藏多媒体中心”和“西藏人权民主中心”。恩达尔认为,就像过往的“颜色革命”一样,美国正是通过NED来资助西藏及海外示威,令中国不稳。NED资助反华势力的资金主要源自美国务院拨款,且呈逐年增长之势。2001年,美国务院额外拨款12万美元用于所谓推动中国的人权及民主、50.87万美元用于国际共和研究所在中国的选举、立法和司法改革项目。2002年、2003年,美国务院每年均额外拨款110万美元左右。2004年、2005年,美国务院该项额外拨款增至每年190万美元左右。到了2006年,美国务院该项额外拨款已高达343万美元。美国务院对上述项目的额外拨款约占NED用于此类项目拨款的75%至90%。而2002年以来,美国务院对“藏独”项目的额外拨款一直占NED涉藏项目年度总拨款额的2/3以上,其中2003年更高达92%。NED在委内瑞拉和俄罗斯运作被披露:谈到NED在委内瑞拉的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员徐世澄向《环球时报》记者提到由委裔美国学者埃娃·戈林格在伦敦出版的《查韦斯的密码——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干涉》一书。徐世澄说,这本书虽然不是记录NED在委内瑞拉做了什么,但NED的活动却是主要内容。该书揭露了NED与委内瑞拉境内的组织和机构密电往来、资金扶持等内容。自1999年2月查韦斯在委内瑞拉建立左翼政府后,美国千方百计企图颠覆这个左翼政权。据该书披露,NED通过设在美国驻委内瑞拉大使馆内的美国国际开发署办公室和由美国使馆控制的三个“私人”办事处(一个是2000年建的国际共和研究所办事处,第二个是2001年建的全国民主研究所办事处,第三个是国际开发署的一位承包人的办事处)来开展活动。这三家办事处打着“促进民主”、“解决冲突”、“加强公民生活”的旗号,同几十家委内瑞拉机构、反对派政党和组织进行联系,向它们提供活动资金,对查韦斯政权实行“静悄悄干涉”计划。有一些接受NED资助的组织和个人直接参与了2002年4月的未遂政变,参加了2002年12月至2003年2月石油业的大罢工,参加了2004年8月企图罢免查韦斯的公民表决。在2006年12月大选中,美国这几家办事处又千方百计企图阻挠查韦斯再次当选总统,仅反查组织“请加入”就得到270万美元的援助,但这些颠覆活动都没有得逞。多年来,美国通过NED等非政府组织在俄罗斯境内培植亲美势力,以推动民主的名义插手俄罗斯内政。俄新社9月21日报道说,梅德韦杰夫19日在接见社会团体代表时说:“今天早晨一打开我喜欢浏览的互联网,就发现我们的美国朋友说,他们将继续为俄罗斯教师、医生、学者、工会领导人和法官提供支持。最后一点让我感到非常‘了不起’。”梅德韦杰夫说:“他们指的是什么?难道他们想养活我们的法官吗?还是要支持腐败行为?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的话,他们很快就可以为我们挑选总统了。”他还“回敬”美国政府说,“事情还没发展到华盛顿为俄联邦挑选总统的地步”。俄罗斯远东大学政治学教授亚历山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NED是美国利用非政府组织干涉别国内政的一个典型工具,“俄罗斯也好,中国也好,由于没有跟美国‘一条心’,因此都是这些非政府组织眼中的‘另类’,是重点攻击目标”。NED想洗掉政府色彩:NED历任主要负责人都有官方背景或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首任代理主席为当时的国会众议员法塞尔,首任主席为前国务院助理国务卿约翰·理查德森。现任主席威伯、副主席普哈特均是美前联邦议员。负责日常事务的总裁卡尔·格什曼曾是美前驻联合国高级顾问。NED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23名成员中有3名参议员、2名众议员、5名前议员,还有5名前驻外大使。美国国务院前官员威廉·布兰姆是美国政策的批判者,曾著有《扼杀希望:二战后美国军方和中情局的干涉行动》一书。布兰姆说,NED主要支持和美国军方有密切联系、或者支持美国投资利益的政党候选人。该组织从未支持过反对美国公司投资的候选人。美国政治评论家布坎南揭底说,NED在那些所谓独裁和不民主的国家煽动革命和经常性地干涉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研究员芭芭拉·康莉在1993年评估NED时说,“NED是外交政策的捣乱分子。推进民主是一个模糊目标,能被任何特殊利益团体所利用,包括共和党和民主党、有组织的工会、美国商会等。当这些团体行使外交政策时,它们就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并搅和到其他国家的事务中去,反而违背了当初成立它的初衷。”NED有着贪污腐败和金融管理失策的历史,它是一个多余甚至常常破坏性的团体。美国的纳税人用他们的钱养活了那些特殊利益团体,并(借用民主)恐吓友好国家合法选举的政府、干涉外国大选,并催生了一种腐败的民主运动。但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在2003年成立20周年时,美国国会夸奖它“为20世纪世界民主促进做出重要贡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位学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NED的拨款主要来自美国国会,花的是美国纳税人的钱,通过互联网可以查到每年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但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它的项目经费总和少于拨款总额,说明其中也有部分资金的使用是不公开的。NED的拨款体制也相当复杂,经费首先从国会拨给NED,分给下属的四大研究所,由这些研究所拨给非政府的基金会或NGO,其中部分经费还会通过这些NGO再往下拨给其他NGO。这样层层拨下去,很多资金的政府色彩就被洗掉了。另据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主任赵可金于2009年10月9日在《环球时报》撰文《警惕美国民主捐赠基金会渗透》报道,自上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批准成立以来,美国“国家民主捐赠基金会”(简称NED)在国际舞台上十分活跃。这个以“在海外促进民主”为使命的“非政府机构”在众多国际热点问题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苏东剧变到中亚“颜色革命”,从对委内瑞拉查韦斯政权实行的“静悄悄干涉计划”到缅甸的所谓“袈裟革命”,它的影子无所不在。近年来,该机构将中国作为重点关注地区,每年预算超过600万美元,用于支持中国企业、学术机构、媒体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并频频资助“民运”、“藏独”、“东突”等势力,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渗透路线图:该基金会的中国项目,主要采取由基金会资助课题合作、项目研发、人才交流、专题报告等方式。向中国学界渗透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环,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民间性。迄今为止,该基金会开展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民间渠道进行的,如拨款3.65万美元资助北京某文化传播公司,用于“资助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与保护”。此外,该机构还拨款资助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学者访美、资助中国“草根研究”等活动,均以民间形式进行,以市场化手段操作,带有很强的隐蔽性。二是间接性。从其网站发布的预算情况看,资金往往经由美国商会、劳联-产联、《民主杂志》、世界民主运动、国际民主研究论坛、国际媒体援助中心、中国战略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等机构,流向中国。它通过委托这些机构举办研讨会、邀请中国学者访问、派遣美国学者访华以及通过杂志发表中国学者论文等方式,实施渗透计划。还有的通过香港、台北等地的机构遥相呼应,对大陆施加影响。三是网络性。该基金会支持的项目都是持续性的,凡是参加项目的人员都被要求提交一份个人和机构信息资料,加入其网络社群,彼此之间信息和资源共享。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更加方便了会员之间的信息传播,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会迅速形成引发风起云涌的舆论导向。“文化软战争”:有人可能认为,在国内缺少研究资金的情况下,来自该基金会的钱不拿白不拿,拿了可暂缓科研压力,未必会因此改变学术立场,真正重要的研究成果不会给洋人。此种看法相当错误。美国民主基金会并不奢求改变中国学者立场,更不会期望获取多少有价值的情报,其真正关注的是把握中国学界在一段时期内关注什么,希望引导中国学界设置其希望关注的议题,并努力寻求中国学界按照美国划定的路线图思维,增加美国对中国未来走向的确定性。从这一意义上说,该基金会对中国学界的渗透,本质上是一场“文化软战争”,是致力于长期改造中国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是关于争夺政治正确性的博弈,这一博弈的深远影响和严重后果不能低估,应引起国人警惕。事实上,西方思想、理论、话语乃至基本概念体系已成为一些中国学者研究的一种思维习惯,“言必称希腊”的现象屡见不鲜。诚然,从学者个人和学术争论而言,此种现象无可指责,但如果学者失去了思想独立和学术自由的原则,盲目追随跟风,缺乏对现象背后问题的反思和批评,丧失了学者固有的独立精神和冷静品质,就是很危险的。相比这一隐蔽的“软战争”,该基金会实施的另一种以鼓励政治抗争和社会运动为主要形式的“软战争”,则容易识别得多。近年来,该基金会通过拨款、培训、提供设备等多种手段支持中国的“民运”、“法轮功”、“藏独”、“东突” 等势力在海外开展各种形式活动。2007年,该基金会资助“民运”250万美元、“藏独”45万美元、“疆独”52万美元。另外,根据这些势力的申请,基金会还不时提供紧急资金,作为“活动家们应对危险时期的资金”。在2008年的拉萨“3?14”事件和今年乌鲁木齐“7?5”事件背后,都有该基金会的影子。这些街头运动和政治抗争的行为,采取暴力和恐怖形式,造成的危害不亚于一场“硬战争”。考验软国力:美国民主基金会的渗透,对中国形成严峻挑战,它考验的是中国的“软国力”,挑战的是中国的政治智慧。在全球化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类似于美国国家基金会这样的非政府机构对中国的渗透难以避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不可能为了防止其渗透而关闭国门,高筑城墙。同时,中国也决不能长期采取“鸵鸟政策”,对其姑息纵容和放任自流,而是要积极应对,有效化解。从国家战略来说,中国需要继续保持开放的姿态和宽广的胸怀,坚定不移地对世界开放。同时,中国必须增强“免疫力”,贯彻以软国力对抗软战争的战略思维,大力加强民族民间力量,并通过价值塑造、组织凝聚和制度规范加以引导,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轨道,筑牢软战争的“防火墙”。从学术界来说,要注意增强警惕防范意识,在参与一些具体项目时注意把握尺度,牢固树立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观念。尤其是对于缺乏政治警惕性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要学会依靠组织力量,多了解一些项目的背景和资金来源,避免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