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9字词

三皇五帝时代的黄金—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50      点击次数:47      文章作者:
—据传说和文献资料记载,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盘古之后就是“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说法很多,单“三皇”即有六种说法,即: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天皇、地皇、人皇(《史记·补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伏羲(xī)、女娲(wā)、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纬运斗枢》);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燧人、伏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篇》引《礼纬含文嘉》)。五帝有三种说法,即:黄帝、颛顼(zhuānxù)、帝喾(kù)、唐尧、虞舜(《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礼记·月令》);少昊(皞hào)、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尚书序》、皇甫谧(mì)《帝王世纪》)。据近人研究,他们都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时“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说明黄帝时代已经有了国家形态。我国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相当悠久。黄金不仅其耀眼的美丽光泽而成为人体的装饰,而且可以成为世代相传的财富,成为一种身份的显示,所以黄金首饰也为中华民族所钟爱。黄金为诸金之长,故独得金名。中国人发现黄金,应当是很早的。因为河畔沙砾中常常有天然的金块金粒。“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上述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史记·历书》说:“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证明“五行说”为黄帝建立。金木水火土中的金既指金属之概类,又指黄金。黄金在古代金、铜、锡、铅、铁等金属中是人们最早发现的金属之一,金之所以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主要是由于金矿在大自然中就是纯金,加上它那独特的金黄色外表,人们很容易找到它。黄帝之子少昊(约前2554年-前2453年)为五帝之一,亦作少皞,又名玄嚣、挚,号金天氏,亦号金穷氏,姓己。《帝王世纪》中言:少皞金天氏“作乐曰九渊”。所说九渊又称大渊,即为今时的渤海;因少皞金天氏所领导的鸟夷族人当时居于渤海,少皞金天氏故而作九渊乐曲,歌颂自己的故乡。此后,少皞金天氏带领鸟夷部落南迁至山东南部。少昊以鸟名官,在位84载,卒时百岁,葬于云阳山,即今天的少昊陵。由于少昊是以金德居于五帝之一,故曰金天氏的名号之中有“金”。也有说少皞金天氏是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原始手工业与原始金属制造业和金属制器使用的创始人。《礼·月令》孟秋之月:“其帝少皞,其神蓐收。”郑玄注:“此白精之君,金官之臣,……蓐收,少皞氏之子曰该,为金官。”说明少皞氏之子“该”为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上第一个金官。据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辞源》“金官”一词解:金官,古官名,采金之官。金,是光辉灿烂、人人珍爱的东西,而有“金”这个姓氏,正跟这个宝贝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前,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1987年,中科院的研究人员首次以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人的姓氏分布,公布了当时100家大姓的排序,引起海内外关注。那次统计,金姓是当时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1%。金姓人口在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四川、上海等省市比较集中,六省市金姓约占全国汉族金姓人口的62%。这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金崇拜和金文化的具体体现。2006年1月10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姓氏研究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历时两年对中国人姓氏进行一次大规模调查。调查共收集到的23000多个姓氏,在调查的4100个姓氏中,位列前三位的李、王、张,分别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7.4%、7.2%和6.8%。新出炉的百家姓顺序是: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钟,卢,汪,戴,崔,任,陆,廖,姚,方,金,邱,夏,谭,韦,贾,邹,石,熊,孟,秦,阎,薛,侯,雷,白,龙,段,郝,孔,邵,史,毛,常,万,顾,赖,武,康,贺,严,尹,钱,施,牛,洪,龚。金姓居第64位,位次比20年前上升了5位。金姓得姓始祖要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最早的当属伏羲时代,相传古有金国,国人以金为氏,伏羲臣金堤为其后(见《姓考》)。其次就是出自黄帝之子少昊最先以金德王,订立了后世重视金子的制度,所以他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有一支子孙,后来也就以金为姓,世代沿用至今,前述少皞的儿子“该”做金官,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一说法。我国采金活动始于奴隶社会早期,淘洗的砂金是从含金的砂砾层中得到的,古称“河金”或“麸金”,后来又根据砂金赋存地质条件的差异,分为“水砂中”淘洗的砂金和“平地掘井”开采的砂金两种。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认识和使用矿物岩石的品种已经达到37种,铜、金都相继为人们所注意和使用。到了齐家文化时代(距今4000年前)就开始利用天然红铜加以锤锻成红铜器,中国开始进入铜石并用的时代。《管子·地数第七十七》记: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请刈其莞而树之,吾谨逃其蚤牙,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黄帝曰:此若言可得闻乎?伯高对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其荣者,君谨封而祭之。距封十里而为一坛,是则使乘者下行,行者趋。若犯令者,罪死不赦。然则与折取之远矣。伯高所言“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说明早在五帝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已掌握植物与矿物的相关关系,并已把这一知识经验利用到了找矿上。伯高是上古时期传说中名医,据传亦为黄帝之臣子,精针灸术,与歧伯齐名。歧伯为今甘肃庆阳庆城县人,黄帝太医,曾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一起论道,成就了中华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今传世的医学著作有《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等书,皆是歧伯与黄帝论医,使主方药之作。歧伯被奉为中华医学之祖。舜帝时代黄金就被用作货币和赎罪。司马迁在《史记·平淮书》中记载:“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其中的“金”指金属,三品就是三类金属,即黄金、白银和铜。可见,在虞(舜的国号)代和夏代初,我国就知道利用金、银和铜,而且将其作为流通货币。《尚书·虞书舜典》载:象以典刑,流宥(yòu)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shěng)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jí)鲧(gǔn)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二十有八载,帝乃殂(cú)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明帝改士民罚金之坐,除妇人加笞之制。《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舜乃“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孔安国云:“象,法也。法用常刑,用不越法也。”五刑,墨、劓、剕、宫、大辟。”集解马融曰:“流,放;宥,宽也。一曰幼少,二曰老耄(mào),三曰蠢愚。集解马融曰:“金,黄金也。意善功恶,使出金赎罪,坐不戒慎者。”黄色自古就和中国人有着不解之缘,远古时期中国人就在黄土高原上发迹,在黄土地上狩猎、采集、农耕、生儿育女,不断生息繁衍,哺育了华夏子孙。可以说是黄土地给了我们生存的食粮,是黄河喂养了华夏儿女,形成了黄皮肤的中国人,并形成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黄色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