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鎏金人物画银坛子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5:51 点击次数:54 文章作者:
——唐代金银器物。一对套。其一:通高24.7厘米,口径12.3厘米,重901.5克。钣金成型,纹饰鎏金。带盖,直口微敛,深腹,圈足。盖纽为宝珠形。盖面隆起,以竖向的凹棱将盖分为四瓣,每瓣内模冲出一只飞鹿,底部衬以缠枝蔓草,鱼子纹地,每瓣凹棱侧饰“S”状二方连续纹样。坛盖与身以子母口扣合。银坛子腹壁划分为4个壶门规范,壶门中分别錾刻二十四孝中的四组画面。其中有一组为两人对弈图。喇叭形圈足,圈足与杯底焊接。《茶经》中列有“鹾簋”条:“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晕、贮盐花也。”因法门寺为皇家茶具,以银制之,不为奇怪,银坛子也是茶具中的贮存“盐花”用的。其二:通高24.5厘米,口径12.3厘米,重899克。钣金成型,纹饰鎏金。带盖,直口微敛,深腹,平底,圈足。盖面高隆,有竖向凹棱将之分为四瓣,每瓣内模冲、錾刻出一只巨狮,衬以缠枝蔓草,鱼子纹地,凹棱两侧饰二方连续的S形纹。宝珠形盖纽,盖沿下折,盖沿及外壁均以鱼子纹为地,錾二方连续的蔓草。腹部分作四个壶门形,分刻四幅画面。第一幅一人吹笙跪坐于蒲团上,前有风鸟起舞。第二幅为一蛇口含宝珠,一人伸手做接珠状。第三幅为一人双手抚琴跪坐于蒲团上,前有双鹅展翅而立。第四幅为两人相对跪坐于蒲团上,一人吹箫,一人捧钵。其外填饰缠枝蔓草。腹下部以一圈联珠纹为栏界,其下有两层上下错列的莲瓣。喇叭形圈足,足上有四个柿状规范,分别錾刻凤凰、鸿雁、鸳鸯、鹦鹉等图样,并衬以卷草和鱼子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