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3字词

《百金赋》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6:30      点击次数:97      文章作者:
——即汉·司马相如《长门赋》。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汉武帝刘彻为太子时,娶姑母之女陈阿娇为妃,刘彻继位后,立阿娇为皇后,陈皇后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但由于阿娇妒忌骄纵,遂遭汉武帝遗弃在长门别宫。被遗弃后的陈皇后愁闷悲思,终日以泪洗面,抑郁成疾。后听说蜀郡成都有一个叫司马相如的很擅长写文章,于是命一个心腹内监,奉黄金百斤,约请大文士司马相如和文君写一篇诉说深居长门的闺怨辞赋,借此诉说心中苦闷,并希望汉武帝能回心转意。司马相如得悉原因,挥毫落笔作得这篇“悟上”的《长门赋》。《长门赋》写得委宛凄楚,艺术表现上反复重叠,而又极其细腻,是一篇优秀的抒情作品。阿娇命宫人日日传诵,以便感悟主心。《长门赋》原文如下(选自《文选》卷一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yì)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qiàn)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què)之欢心。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廓独潜而专精兮,天飘飘而疾风。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恍恍而外淫。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yǎo)而昼阴。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chān);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yín)。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心凭噫(y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hóng)而似钟音。刻木兰以为榱(cuī)兮,饰文杏以为梁。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施瑰木之欂(bó)栌兮,委参差以槺梁。时彷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白鹤嘷以哀号兮,孤雌跱(zhì)于以于枯杨。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徂(cú)清夜于洞房。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案流征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舒息悒(yì)而增欷(xī)兮,蹝(xǐ)履起而彷徨。揄长袂(mèi)以自翳(yì)兮,数昔日之愆(qiān)殃。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抟(tuán)芬若以为枕兮,席荃(quán)兰而茝(chǎi)香。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wù)觉而无见兮,魂迋迋(guàng,恐惧)若有亡。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mǎo)出于东方。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dàn)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陈阿娇的良苦用心,最后演绎出两个不同戏剧性结果。一种是说阿娇如愿以偿。汉武帝在看到长门赋之后深为阿娇的处境感伤与同情,于是重新对阿娇宠爱有加。而陈阿娇重新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之后,从此温情备至,且穷年累月终不敢忘君。另一种结果是,“长门赋”虽是千古佳文,却终究未能挽回汉武帝的旧情。到了其母窦太公主死后,阿娇寥落悲郁异常,不久便魂归黄泉。后人因此把《长门赋》叫作《长门怨》。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有感于此,特写诗句以示缅怀:“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俗话说:人无十年好,花无百日红。卫子夫取代了陈阿娇,贵为皇后。但她也有年老色衰的时候,卫皇后不久也步陈皇后的后尘受到冷落。最后在宫廷斗争中被汉武帝削去皇后之称,悬梁自尽了。“君思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这两句诗概括地揭示出“君恩无常”是古代宫女忧怨之情产生的根本原因。后妃之间为争宠夺爱而发生的拼斗,不仅表现在生育皇子方面,还表现在妃嫔的姿色上。没有几个皇帝不是喜新厌旧的好色之徒。他拥有美女如云的后宫,对任何一个人的专宠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边总有新的美女取代昔日宠极一时的佳人。一旦失宠,别说普通的宫女,就是皇后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的咀嚼“红颜未老恩先断”的苦果。司马相如(前179-前118)是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都市)人。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梁孝王死,相如归蜀。武帝即位,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因得召见。又写《上林赋》以献,武帝大喜,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了积极作用,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后被指控出使受贿,免官。过了一年,又召为郎,转迁孝文园令,常称疾闲居,有消渴疾,病免,卒。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3篇仅存篇名。司马迁说“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概括它的主旨是用以讽谏。司马相如的赋重铺排,重夸饰,极富于文采美和音乐美,为汉代散体大赋确立了比较成熟的形式,从而使汉赋成了一代鸿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相如集》一卷,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汉文学史纲要》说:司马相如与司马迁是“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而一则寥寂,一则被刑。盖雄于文者,常桀骜不欲迎雄主之意,故遇合常不及凡文人。”后人也多有作赋者。汉代杜子夏临终作文曰《魏郡杜邺》,立志忠款。及死,命刊石埋于墓侧,墓前种松树五株,至今茂盛。淮南王安着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为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挟风霜,扬子云以为一出一入字直百金。公孙宏着公孙子,言刑名事。亦谓字直百金。司马长卿赋。时人皆称典而丽,虽诗人之作不能加也。扬子云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子云学相如为赋而弗逮,故雅服焉。长安有庆虬(qiú)之,亦善为赋,尝为清思赋,时人不之贵也,乃讬以相如所作,遂大见重于世。相如将献赋,未知所为,梦一黄衣翁谓之曰:可为大人赋。遂作大人赋,言神仙之事,以献之,赐锦四匹。依托此一典故,明代也曾有号为“千金赋”的卦书《黄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