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鈖(fēn、bīn)。①玉名。《篇海》:“鈖,敷文切,音分。玉名。又方文切,音賔。義同。”②人物名。钱旺鈖(1818-1869),又名钱沛,字圣治、锦江,号飞霞,为武肃王钱镠第三十世孙。钱旺鈖一生经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因为骨子里流淌着王族的血脉,且家境富裕,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先祖的耕读事业,在谋求功名、登科入仕方面也为后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位令人敬仰的太学生,后又被朝廷诰封为“通议大夫”,官居正三品。国人都崇尚叶落归根。从家乡走出去涉足政坛没几年,钱旺鈖便回到了长乐,建造了著名的古宅大新屋。远离纷繁杂乱,远离世俗喧嚣,钱旺鈖在书香阵阵中,以一个文人的清冷和淡雅悠然地生活着。然而,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让他的人生转了一个弯。清道光年间的一个夏天,一场大旱侵袭大地。田地干裂,树丫干枯,人们在田间地头忧心忡忡。俗话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干旱过后,暴雨接踵而至。那几天,雨夹带着狂风,掀起了漫天泥浆,山洪借着山高势陡,夹带着石块、树枝滚滚而下,冲走牲畜,毁坏屋舍。接二连三的灾情,让钱旺鈖心里沉甸甸的。为了救济灾民,他承父遗风,拿出了家里的囤粮,并出钱出物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同时还收购了那些无种植能力农民的田地。这一举动,使得自己的田产急增万亩,当时被称为"全县首富"。手中有财,但不守财,钱旺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当闻悉长乐金潭双溪洞桥毁于水灾,他即召集上万人工重建;当知晓县城城垣残破不堪,他便出银四千两予以修缮;当太平军入嵊时,他又拿出田租万余石给困难者作避难之资。同时,他还捐田50余亩,用以办学堂、建书屋,培育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慷慨大方的义举,严谨求实的学者风范,钱旺鈖的足迹遍布了嵊县的角角落落,感动着无数的乡人。当时百姓们称赞道:只要有钱旺鈖在场,许多难题都会得到妥善解决。为此,长乐一带一直流传着"胆大放心,长乐旺鈖"之说。大凡博学多才的太学生,涉猎知识大多广泛。钱旺鈖除了熟读四书五经外,尤其精通医学,许多疑难杂症,到他手里,都会药到病除。旧时,一个极小的疾病往往可以酿为大疾病,甚至死亡。钱旺鈖在救灾赈灾期间,眼见百姓在贫困边缘苦苦挣扎,因此,他的目光中融入了更多的关爱之情。有一年,钱旺鈖前往灾区救济,其间他了解到,麻疹已经在全县大肆流行,许多婴儿已染上此病。一日,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他见到一位手抱婴儿的妇女,一边颤抖一边痛哭。她的孩子已处昏迷状态,浑身滚烫,皮肤布满了一粒粒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疹。古道心肠的钱旺鈖停下脚步为其听诊,但因对麻疹没有过多研究,且为时已晚,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告别了人世……夜晚的月光穿过窗棂,照在毫无睡意的钱旺鈖身上。想到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在疾病的侵袭下渐渐枯萎,觉得很痛惜。他翻身起床,从藏书架上,找出了家传治疹手抄本……以后的日子,钱旺鈖与家塾先生赵月航一起,深入各地查看病情,因病制宜,采用各种疗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保婴计”,他还对治疹手抄本详加补辑,定名为《治疹全书》。印刷后,分发至各地,为当时治疗麻疹起到一定的作用,后该书在抗日战争前被上海大东书局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为了方便百姓,钱旺鈖还广泛收集民间妙帖良方,加上自己的一些学术经验,汇成《良方闻见录》一书,为后世医家所重视。钱旺鈖还传承了施药家规,常年免费施送"益母膏"和外科膏药,经费从遗经堂公产收入中开支。同治八年(1869),钱旺鈖去世,安葬于石雪坑岭顶,终年5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