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6:46 点击次数:24 文章作者:
——区县名。以近海中的金山岛而得名。地处上海西南郊,南濒杭州湾,北连松江、青浦两县,东邻奉贤县,西与浙江省平湖、嘉善两县接壤。位于东经120°-121°25′,北纬30°40′-30°58′,总面积586.05平方公里,海岸线23.3公里。人口53万,辖14个镇及1个街道,为上海市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境内地势平坦,东南略高,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是上海粮棉油主要产区之一。全国大型化工化纤联合企业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座落在本县东南沿海。金山三岛屹立于海中,为重要的海防前哨。岛屿以西为广阔的深水区,是上海新港区的选址之一。金山交通便捷,沪杭铁路、金山铁路支线和亭卫公路、新卫公路横贯南北,320国道穿越东西。上海金山车客渡码头的建立,开辟了上海至宁波等地的海上蓝色通道。随着上海市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至2005年,金山境内将形成“两横三纵”高速公路网架(“两横”指莘奉金高速公路和亭枫高速公路,“三纵”指沪杭高速公路、同三国道和嘉金高速公路),金山的交通条件将产生质的飞跃。金山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风景秀丽,物产丰饶,浑然天宝。每年到此观光游历的客人络绎不绝。金山地区在6000年前即已成陆,东晋时期海岸线远在今岸线以南的王盘山一带,千余年间海岸后退近20公里,大片平原沃野被吞噬入海,大小金山成为海中岛屿。杭州湾的形成,又使金山成为太湖流域重要的海运港口和军事要冲。金山地区是上海市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金山区一带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先属越,后勾践战败,一度入吴。秦至南北朝时置海盐县,其县治即在今金山县东南境,且南北朝时在金山地区先后置前京、胥浦两县,均析自海盐。唐天宝十年(751年)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金山地自海盐入华亭;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自华亭析娄县,雍正四年(1726年)自娄县析置金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金山地自海盐入华亭;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隶浙西道嘉兴路。翌年,改华亭府为松江府,领华亭县(至元《嘉禾志》)。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于华亭县南境小官镇(篠馆镇)筑城置卫,以海中金山命名为金山卫。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分华亭县风泾、胥浦两乡及仙山、华亭、集贤、修竹等乡之半建娄县,隶松江府。金山地属娄县。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以苏松大县,额赋繁多,一官难以治理,奏请分县。同年户部议复核准(《世宗皇帝实录·卷二十四》)。雍正四年,析娄县胥浦1乡,并风泾、集贤、修竹、仙山4乡一部建金山县,设县治于金山卫城,隶松江府。雍正四年(1726年)自娄县析置金山县。咸丰十年至同治二年(1860-1863年),太平天国统治期间,县名改为金珊县,隶苏福(江苏)省松江郡。同治三年,太平军败,恢复旧建置。民国元年(1912年),金山成立军政分府,隶江苏省。民国三年设沪海道于上海,金山县隶沪海道。民国十六年废沪海道,隶江苏省。民国22年,金山县属江苏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松江)管辖。民国二十五年,改隶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县城沦陷。金山县政府流亡于江浙边境,隶江苏省江南行署。同时,日军组织“金山县维持会”。民国二十九年,成立伪县政府,隶汪伪国民政府辖下江苏省。民国三十一至三十二年,日伪“清乡”,伪金山县政府改为金山特区公署,由驻嘉兴日军控制。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金山县仍隶江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13日,金山县解放。5月15日,成立金山县人民政府,隶苏南行政区松江专区。1958年3月,松江专区撤销,金山县改隶江苏省苏州专区。11月,金山县划归上海市。金山三岛位于东经121°24′-25′,北纬30°41′-42′,距杭州湾北岸陆地最近点(金山嘴)6.2公里。由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岛组成,大金山顶峰高105.03米,是上海市地面最高点。明洪武建金山卫,清雍正建金山县,均以金山岛得名。金山三岛古时原在陆上,同属一山,统称金山,五代以前亦称“钊山”。春秋战国时期,山周围已有村落和城堡设置,北宋年间并有港口;山上有寺庙,并有天然泉水“寒穴泉”。由于岸坍陷后退,于宋代沦入海中,三个顶峰出露海面,构成现在的三个岛屿。今村落、城堡、港均已陷海,山上古迹亦已湮没。金山沦海后,成为近岸岛屿,扼杭州湾之咽喉,历来为海防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