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鈎、鉤(gōu)的简体字。①会意。从金,从句,句亦声。“句”(gōu),弯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衣带上的钩。引申为“钓鱼或挂物用的钩”。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说文》:“钩,曲也。”韵会引作“曲钩也。”《玉篇》:“钩,曲也,所以钩悬物也。”《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钩。”《国语·晋语》:“申孙之矢,集于桓钩。”注:“带钩也。”《孟子》:“岂谓一钩金。”《庄子·胠箧》:“窃钩者诛。”《诗·大雅·皇矣》:“以尔钩援。”传:“钩梯也,所以引上城者。”《汉书·韩延寿传》:“作刀剑钩镡。”注:“兵器也。”挂钩:用具的一种。形体弯曲,可用以钩取或悬挂器物。又泛指一切形体弯曲似钩的物品。《乐府诗集·陌上桑》:“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钩子:一种形状弯曲,可挂东西或探取东西的用具。②钩绳规矩:四种工具。钩可定曲,绳可定直,规可定圆,矩可定方。钩己:星名。因星体排列,其形如钩,成己字形状,故称。钩月:如钩的新月。钩车:古代兵车名。车前栏杆弯曲。钩芒:钩的尖端。圆规。木匠用来画圆的工具。如:钩绳。③镰刀。《淮南子》:“木钩而樵。”高诱注:“钩,镰也。”④用笔钩出的字形或画的轮廓,常用“√”号。钩摹:勾画描摹。钩努:书法上的一种用笔法,即圆角激锋,作武人屈臂形。钩勒:作画时,用墨线钩描物像轮廓的画法。也叫双钩。⑤中国古代兵器名,武术器械,似剑而曲。由戈演变而成。春秋时期,钩与戈、戟并用之。武术中所用的钩有单、双钩之分。技法有钩、缕、掏、带、托、压、挑、刨、挂、架等。演练时起伏吞吐如浪式。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以及挠钩等,是一种多刃的兵器。因钩的形式不同而得名,有鹰嘴钩,其钩尖如扁担头;有鹿角钩,其钩身有叉,形如鹿角;挠钩长杆杆端有两钩向下弯曲。《汉书·韩延寿传》:“铸作刀、剑、钩、镡。”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钩镰刀。唐·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风火钩:俗称“铁烟斗”。它既是吸烟的工具,又是防卫的武器。由烟斗、火连、烟袋、皮绳连接而成。火连重约一斤,烟袋内小铁球两个。该兵械近则用烟斗勾、挂、点、戳而击之,并可用斗中的铁丝惊敌。远则用皮绳,烟袋和火连抽杀,势如风车飞转,锐不可当,兼有鞭、流星锤等共同点,还可用烟斗点穴。该兵械虽属钩类,但技法确是鞭、钩、流星锤的共同体现。钩镰:是一种锤和钩有机结合而成的兵器。其前面是一个铁锤,呈圆形或六角形,锤下为木柄。锤顶和柄尾各有一只钩子。用时锤击钩刺,再配以刀剑之威,攻击力很强。鹿角刺:又名“绊马钩”。形如梅花鹿角。铁制,多刺。具有一件多用的短械长用的功能,特点擅长绊马钩人,亦能用于攀登墙壁。主要用法有刺、戳、扎、挂、勾、挡、架、绞、拖绊、缠等。⑥汉字的一种笔画名。⑦钩取;钩住。《小尔雅》:“钩,取也。”《鬼谷子·飞箝》:“引钩箝之辞。”《管子·宙合》:“钩人枉而出直。”把掉在井里的桶钩上来。又如:从洞里钩鳝鱼;用脚钩绳子;钩颈(用兵器在颈部钩割首级)。⑧引申为逮捕,捉取。清·方苞《狱中杂记》:“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⑨探索,探讨。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如:钩玄:探取奥义。钩沈:探求幽深的意旨。钩抉:探取抉择。钩校:探索实情,加以考核。钩摭:探求选取。⑩牵连。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钩逮:牵累。钩婴:牵连缠绕。钩党:互有牵连的同党。⑾象声字。鸟叫声。钩钩:熟睡的鼻息声。钩輈:鹧鸪鸣叫声。钩胶:鸟鸣叫的声音。⑿钩虫病:钩虫引起的疾病。⒀钩心斗角:原指宫室构筑得交错而致密,今亦指人之间算计与争斗。唐·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画,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统治集团内部总是矛盾重重,钩心斗角,争权夺利,谁都想把别人推倒,由自己独占一切。⒁钩针:一种带钩的针,用于编织花边或毛衣。⒂钩织。用钩针编织。钩织者的行为或动作。⒃像钩子的东西。蝎子的钩子有毒,千万要小心。⒄眼科手术器械。钩:长约二寸余,银或钢铁制成,用治胬肉、血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