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受卢山之金而作五兵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8:15 点击次数:287 文章作者:
——用青铜制作兵器。《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chī)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管子·地数篇》说:“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二十”。据《子华子》记载:为庆贺胜利,黄帝还派人去首山采铜矿,然后将铜矿石运到荆山脚下铸鼎,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轩辕乃习用干戈”和“蚩尤受卢山之金而作五兵”的记载,说明炎黄时代就已将“金”用于制作兵器。至于这个“金”是黄金还是青铜就不容易分清了,据分析很有可能是青铜。首先,因为黄金虽为五色金之长,但金在古代既指黄金,也指青铜,还是金属的泛指。其次,因为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第三是因为这个时期已有青铜器出土。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公元前4600年-公元前4400年)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姜寨遗址是迄今为止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发掘年代为1972-1979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发现之一第十六项。1977年-1978年,考古人员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的林家遗址发掘时,发现完整的一把青铜刀和铜渣。林家遗址是马家窑类型的典型遗址。遗址分早、中、晚三期。东乡遗址的碳14测定年代距今5230±120年-4690±145年。80年代初,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的古墓中出土的一件用红铜制造的铃铛,经碳14测定,年代约在公元前2085年,略早于河南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钟年代,是山西省发现的最早铜制品,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的新发现,是近年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之一。该遗址出土的铜铃长6.3厘米、高2.7厘米、壁厚0.3厘米,是一件含铜量高达95%的红铜铸件,它是仿照遗址早期文化层内的陶器制造的,是中原地区目前见到的最早的红铜制品之一,已充分证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龙山文化时期(含甘肃齐家文化)中国已经进入铸造铜器的初级阶段。1975年,我国考古人员在甘肃省广河县洮河北岸祁甲(齐家)坪遗址进行发掘时,共清理墓葬110余座,还清理了房基、窖穴、窑等遗迹。遗址出土了镜、斤等铜器,而铜镜为青铜制成。祁甲(齐家)坪的齐家文化遗址的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4565+150年。但同一时期还未见黄金制品出土,这说明当时黄铜和青铜的使用要比黄金更普遍些。再者,五帝时代虽然已经发现和使用黄金,但其数量有限,恐难旗辽庆州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