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8:58 点击次数:174 文章作者:
——国际电影奖项名。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筹备工作停顿下来。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戛纳电影节。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1950年停办和1968年中途停断外,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原来每年9月举行。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音乐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1969年后,电影节影展活动日渐稳定,两周的电影节分为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戛纳电影节是艺术电影的胜地,至今已经成为除奥斯卡外世界影坛最关注的一项电影盛事。在具有悠久渊源和极富精英意识的法国文化的衬托下,戛纳电影节在创立五十年后被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成了欧洲甚至是全世界电影人生存的堡垒和向好莱坞主流电影发起冲击的阵地。到2006年,已举办59届。历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名单:第一届-1946年-《贫民窟》Chetan Anand、《田园交响曲》Jean Delannoy(法国)、《大地将变成红色》詹斯·丹诺(丹麦)、《玛丽亚·康狄莱里亚》埃米里奥·菲尔南德斯(墨西哥)、《失去的周末》查尔斯·布拉克特(美国)、《最后的机会》Lazar Wechsler(瑞士)、《考验》Alf Sjoberg (瑞典)、《相逢恨晚》戴维·里恩(英国)、《罗马——不设防的城市》Ferruccio De Martino。第二届-1947年-《安东尼夫妇》雅克·贝克(法国)、《齐格菲歌舞团》阿瑟·弗里德(美国)、《杀人犯》爱德华·迪麦特雷克、《可恶的人》André Paulvé、《小飞象》沃尔特·迪斯尼。第三届-1949年-《第三者》亚历山大·柯达(英国)。第四届-1951年-《米兰的奇迹》维托里奥·德·西卡(意大利)、《朱莉小姐》Alf Sjoberg(瑞典)。第五届-1952年-《两分钱的希望》Sandro Ghenzi(美国)、《奥赛罗》Walter Bedone(意大利)。第六届-1953年-《恐惧的代价》Raymond Borderie(法国)。第七届-1954年-《地狱门》Masaichi Nagata(日本)。第八届-1955年-《马蒂》迪尔伯特·曼(美国)。第九届-1956年-《静静的世界》贾克伊夫库斯逗(法国)。第十届-1957年-《亲切的劝告》Robert Wyler(美国)。第十一届-1958年-《雁南飞》Mikheil Kalatozishvili(前苏联)。第十二届-1959年-《黑人奥菲尔》萨夏·高丁(法国)。第十三届-1960年-《甜蜜的生活》Giuseppe Amato(意大利)。第十四届-1961年-《西迪里安娜》路易斯·布努艾尔(西班牙)、《长别离》亨利·科尔比(法国)。第十五届-1962年-《诺言》Francisco de Castro(巴西)。第十六届-1963年-《豹》Goffredo Lombardo(意大利)。第十七届-1964年-《瑟堡的雨伞》雅克·戴美(法国)。第十八届-1965年-《诀窍,如何得到》理查德·莱斯特(英国)。第十九届-1966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皮亚托·杰米(法国)。第二十届-1967年-《放大》Pierre Rouve(英国、意大利)。第二十一届-1968年-法国发生五月风暴,电影节停办。第二十二届-1969年-《如果》林德赛·安德森(英国)。第二十三届-1970年-《陆军流动外科医院》罗伯特·奥尔特曼(美国)。第二十四届-1971年-《送信人》约瑟夫·洛西(英国)。第二十五届-1972年-《工人阶级进天堂》埃里奥·贝多利(意大利)、《马泰伊事件》Franco Cristaldi(意大利)。第二十六届-1973年-《稻草人》杰瑞·沙兹堡(美国)、《受雇者》艾伦·布里奇斯(英国)。第二十七届-1974年-《对话》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美国)。第二十八届-1975年-《烽火岁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阿尔及利亚)。第二十九届-1976年-《出租车司机》马丁·斯科塞斯(美国)。第三十届-1977年-《我父,我主》Giuliani G. De Negri(意大利)。第三十一届-1978年-《木屐树》艾玛诺·欧密(意大利)。第三十二届-1979年-《铁皮鼓》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德国)、《现代启示录》John Ashley(美国)。第三十三届-1980年-《影子武士》黑泽明(日本)、《爵士乐大全》鲍勃·福斯(美国)。第三十四届-1981年-《铁人》安德烈·瓦依达(波兰)。第三十五届-1982年-《道路》依玛兹·古尼(土耳其)、《失踪》彼得·古伯(美国)。第三十六届-1983年-《楢山节考》今村昌平(日本)。第三十七届-1984年-《德州巴黎》维姆·文德斯(日本)。第三十八届-1985年-《爸爸出差去了》埃米尔·库斯图里察(前南斯拉夫)。第三十九届-1986年-《战火浮生》罗兰·约菲(英国)。第四十届-1987年-《恶魔天空下》Claude Abeille(法国)。第四十一届-1988年-《征服者佩尔》Per Holst(丹麦、瑞典)。第四十二届-1989年-《性、慌言和录相带》史蒂文·索达伯格(美国)。第四十三届-1990年-《桀骜不驯》史蒂夫·戈林(美国)。第四十四届-1991年-《巴顿芬克》乔尔·柯恩(美国)。第四十五届-1992年-《情天未老》比尔·奥古斯特(丹麦、瑞典)。第四十六届-1993年-《霸王别姬》陈凯歌(中国)、《钢琴课》简·坎皮恩(澳大利亚)。第四十七届-1994年-《低俗小说》昆丁·塔伦蒂诺(美国)。第四十八届-1995年-《地下国度》Karl Baumgartner(前南斯拉夫)。第四十九届-1996年-《秘密与谎言》迈克·利(英国)。第五十届-1997年-《樱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伊朗)、《鳗鱼》Hiso Ino(日本)。第五十一届-1998年-《永恒的一天》西奥·安杰罗普洛斯(希腊)。第五十二届-1999年-《美丽罗塞塔》让·皮艾尔·达登内(比利时)。第五十三届-2000年-《黑暗中的舞者》拉尔斯·冯·特里厄(丹麦)。第五十四届-2001年-《儿子的房间》南尼·莫瑞提(意大利)。第五十五届-2002年-《钢琴师》罗曼·波兰斯基(美国)。第五十六届-2003年-《大象》(Elephant)古斯·凡森特(美国)。第五十七届-2004年-《华氏911》迈克尔-摩尔(美国)。第五十八届-2005年-《孩子》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比利时)。第五十九届-2006年-《风吹稻浪》斯里安·墨菲(英国)。第六十届-2007年-《四月三周两天》克里丝蒂安·蒙吉(罗马尼亚)。第六十一届-2008年-《墙壁之间》劳伦·坎迪特(法国)。第六十二届-2009年-《白丝带》迈克尔·哈内克(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