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9:00 点击次数:99 文章作者:
——(1799-1837),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大的诗人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始创人。俄罗斯文学的鼻祖。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教养。在皇村中学学习时,受到当时爱国思潮和进步思想的影响,结交了一些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俄国的贵族革命家)为朋友。毕业后到彼得堡进外交部任职。在此期间写出了《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政治抒情诗,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表现了开明贵族的理想,对当时的革命者曾产生过巨大影响。普希金的一些讽刺诗给他带来了麻烦,在这些诗里他嘲讽了一些当权的人,比如当时的战争部长和教育部长。1820年初,普希金被沙皇流放到高加索。不久又以他的无神论思想为借口,把他幽禁在他母亲的领地米哈伊夫斯克村。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为了拉拢他,把他召回莫斯科,企图使他成为宫廷诗人。终因普希金的进步思想和创作活动与统治阶级利益格格不入,引起了沙皇宫廷贵族集团的仇视。在一些有权势的朋友的帮助下他没有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他依然不得不离开圣彼得堡。他被下放到克里米亚。到1824年为止他在南俄不同的地方居住。从1823年开始他开始写长诗《叶夫盖尼·奥涅金》,这部长诗他一直到1830年才完成。从1824年到1825年他住在他父母的庄院,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他父亲有很大的意见分歧。他的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标志着他离开当时陈腐的俄罗斯诗歌的开始。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接见他后他重新被允许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居住。但沙皇亲自检查他的创作,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都受到了严格的监视。这也体现在了《叶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中。普希金这段时间生活得非常不快,因为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1831年普希金结婚,他与他的夫人迁居彼得堡。他夫人的家庭很富有,并使他能够进入沙皇的宫廷,但普希金仍然非常不快,他经常与人角斗,而且往往出于举足轻重的原因。他这段时间里的作品都体现出沉重的精神压力。一直到1836年他才被允许发行一部他自己的文学杂志。当年冬他与一个法国卫官角斗时腹部中伤,两天后他去世。1837年在沙皇及其党羽策划的决斗中,普希金受重伤而死。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这个世界容不得我活下去。”普希金是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创始者。他的创作奠定了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基础,宣告了它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优秀作家,因此被称为“近代俄国文学之父”。果戈理说:“他的作品,像一部辞典,包含了我们语言全部的丰富、力量和灵魂。”普希金的诗和剧作为通俗语言进入俄罗斯文学铺平了道路,他的叙述风格结合戏剧性、浪漫主义和讽刺于一体,这个风格对许多俄罗斯诗人有深刻的影响,是继他以后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他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乔治·戈登·拜伦和约翰·沃尔夫岗·哥德,他本人受伏尔泰和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的影响很大。为了纪念普希金,人们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为普希金(17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就在这里去世)。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著名的波将金村也在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