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内吉姆的儿子孔苏之墓中的小金字塔
发布时间:2022-03-02 17:00:25 点击次数:221 文章作者:
——古埃及文物。位于德尔麦迪那(Deir el-Medina,泰伯城),石灰石色。高64.4厘米,底座45.4×37.8厘米,为新王国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前半时期(前1279-前1250)。德罗维迪(1824年)收藏,编号1622。?王陵内的墓穴拥有金字塔的外形,由土砖构成主体并在外部加盖石材,这里所用的石材为石灰石,随后被染成黄色或者金色,代表太阳和能够带来生命力的阳光,而金字塔的外形可能也象征着阳光普照。对于金字塔的外形人们还有其它的解释,比如它可能代表着古人的坟堆,只是后来因为采用形状规则的石材而变成了现在的金字塔形状。再比如金字塔还可能是模仿周围小山的外形:在古埃及有关世界起源的神话中,太阳神拉赋予大地生命时,这些小山就从覆盖一切的水中渐渐升起;埃里奥波里(Eliopoli)的祭司们将这一神话进一步加工,而这座城市的名称在古埃及语中即意为“太阳之城”。但不管怎样,作为法老陵墓的金字塔与太阳崇拜总是密不可分,从古王国至中王国,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尼罗河西岸从吉扎(Giza)、萨卡拉(Saqqara)到法余姆(Fayum)这些广大的区域内,太阳神拉保佑着这些法老的陵墓。后来王陵修建于泰伯(Tebe)城的山中,为数众多的法老、王后、王子的遗体和陪葬品隐形其中,而一些非王室的富人也开始在这附近修建自己的墓室。这些墓室用砖成金字塔形,屋顶带有太阳神的图案供墓的主人在灵界膜拜。这件文物来自赛内吉姆的儿子孔苏的墓,在它向朝东方的一侧刻有科普锐(Khepry)蜣螂,代表初升的太阳神,而相对的另一侧刻有代表黄昏的太阳神鹰,它的前面是代表太阳摧毁之力的眼镜蛇女神。这个小金塔的其它两面分别刻着墓主人以及他的家人,他们都呈跪姿朝拜乘着神舟划过天际的太阳神阿图姆(Atum)。小金塔仍保留着代表阳光的黄色,侧面残缺的部份中可以看到雕刻工具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