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9:03 点击次数:60 文章作者:
——典故。典出《列仙传》,故事发生在三国至晋及十六国时代,即公元239年-374年。《列仙传》是一部道教神仙传记,二卷,旧题刘向撰。《列仙传》简述每位神仙之形迹,并有赞语,所述事迹,几乎皆与长生仙去、神通变化诸方术有关,反映出两汉时期神仙方士活跃情况。《列仙传》的著作朝代和撰人,历来聚讼颇多,但后人断为伪托,可能系东汉时人编写。《列仙传》版本很多。据《真诰》记载,“刘向撰列仙七十二人”。有云:“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bù)赋。”许逊事迹正史无传,道书所载,也多不一。据有关资料载,许逊生于晋代(239-374?),字敬之,晋代治水名家和著名的道教师。祖籍河南汝南。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其父许肃避地到南昌。至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许逊出生于南昌县长定乡益塘坡。五岁入学读书,十岁知经书大意,此后立志为学,精通经、史、天文、地理和阴阳五行学说,尤好道家修炼术。据道书记载,少以射猎为业,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堕地,母鹿舔其崽而死。许逊怆然感悟,折弩而归,始栖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26岁,闻豫章(南昌,或泛指江西)人吴猛得术士丁义神方,乃拜大洞君吴猛为师,传三清法要。又与文学家兼地理学家郭璞为友,吟诗作赋,访求名山圣地,最后选定南昌城西的逍遥山(今南昌西山)下的桐园作为隐居修道之地。曾经两次被乡人推举孝廉,都坚持不受。他潜心修炼,不求闻达,被净明道教“净明宗孝”派尊奉为祖师,后来宋代还封他为神功妙济真君。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终因“朝廷屡加礼命,难以推辞”,遂前往蜀郡就任旌阳县(今湖北枝江北)令,人称许旌阳。他以孝、悌、忠、信教化乡里,深得乡人尊敬。在任十年,居官清正,去贪鄙,减刑法,重教化,使旌阳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有一年瘟疫流行,许逊用秘方救治除病,求医者日以千计。邻县人民仰慕他的德政,纷纷迁入旌阳,以致人口大增。许真君任旌阳既久,知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蜀民感其德化无计,借留所在立生祠,家传画像敬事如神明焉,启行之日,赢粮而送者蔽野,有至千里始还者,有随至其宅愿服役而不返者,乃于宅东之隙地,结茭以居,居将如营垒,多改氏族以从真君之姓,故号许家营焉。日本学者奥崎裕司认为:“太平道、五斗米道最重视以治病的方法吸引群众;黄巾起义的主体,可以说是由占压倒多数的病人集团组成。”许家营最初也是患者组成,是天师道的传统。许逊能施符作法,点石成金。在任旌阳令时,有一年由于年成不好,农民缴不起税赋,生活很苦,许逊便施展法术,弄来一些石头,用手指一点,使石头都变成了金子。他把这些金子分给了老百姓,使老百姓交足了拖欠的赋税。成语“点石成金”据此而来。传说归传说,实际上许逊的确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据说许逊得道于吴猛,也得道于兰公。《云笈七籤》卷一百六《许逊真人传》称:“(吴)猛升仙去时,语其子云:‘吾去后,东南方有人,姓许名逊,应来吊汝,汝当看重之,可以真符授也。’至时,逊果来吊,其子以父命将真符传逊,奉修真感有愈于猛。”《十二真君传》载:兰公系孔子故乡兖州曲阜县人,因“精专孝行”,斗中真人特降授“孝悌之教”、“至道秘旨”,并预示晋代有真仙许逊,当传此“孝道之宗”,为“众仙之长”。果然,兰公死后,其孝道秘法、宝经金丹、铜符铁券,为许逊所得。从吴猛传逊“真符”到兰公传逊孝道秘法、宝经金丹和铜符铁券,都说明许逊确实得道于道家的炼丹术,掌握了“点石成金”的法术,只不过古代炼金术士们用这种方法炼出来的都不会是真金。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爆发八王之乱,许逊以晋室纷乱,乃弃官东归,与吴猛在豫章地区传播孝道。据说许逊的西山教团有上百人的规模,教团骨干有十二人,称十二真君,即许逊、吴猛、时荷、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黄仁览、钟离嘉。其中五人为许逊的家族或姻亲。他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教活动遍及豫章及附近地区,岳州平江(今湖南平江)亦有许逊传教遗迹。豫章各地多有许逊斗蛟斩蛇、为民除害的神奇故事。道教传说,许逊活到136岁,东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八月十五日,许逊“合家飞升,鸡犬悉去”。西山道士乃以许逊故宅建游帷观为祭祀所。据《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载:每当许逊升遐之日,“四乡百姓聚会于观,设黄箓大斋。邀请道流,三日三夜,升坛进表,上达玄元,作礼焚香,克意诚请,存亡获福,方休暇焉。”宋代,许逊极得北宋皇室尊崇。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遣内使程奇请道士在玉隆宫建道场七昼夜,诰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后又仿西京崇福宫规制,在洪州西山改建玉隆万寿宫。许逊神话般的治水故事,至今仍然在江西人民和全国人民中广为传颂。相传许逊于宁康二年(374)逝世,享年136岁。东晋朝廷为表彰他的功德,将旌阳改为德阳。族孙和乡人为了纪念他,在桐园故宅建立许仙祠(玉隆万寿宫的前身),将他逝世之日定为升仙日。南宋时,“真君垂迹,遍于江左湖南北之境,因而为观府、为坛靖者,不可胜计。”宋代民间对许逊的信仰已很盛行。“每岁夏季,诸卿士庶,各各香华、鼓乐、旗帜,就寝殿迎请真君小型像幸其乡社,随愿祈禳,以蠲(juān)除旱蝗。”据传,每年仲秋“净月”,前往西山玉隆万寿宫朝拜者,扶老携幼,肩舆乘骑,肩摩于路。因此,南宋何真公、元初刘玉都假托许逊神灵降授,并尊为净明道祖师。黄金在古代时,是作为财富的象征。历代都有一些梦想点石成金的人,“点石成金”是古代方士的一种法术,秦汉帝王如秦始皇、刘安、汉武帝、王莽等等,就组织了一大批人才,耗费大量的时间、资金用于炼金术,《史记》记载:“而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抱朴子》记载:“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可以作黄金。”古代的那些可以称得上一流化学家的炼丹家日夜守候在炼丹炉旁,梦想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利用当时已经得到的一些便宜的“五金八石”,如铜、铅、铁、锡等金属,丹砂、雌黄、硝石、矾石等无机化合物,在炼丹鼎中,通过采用加热、蒸馏、升华等化学过程,把低贱的金属点化为黄金或长生不老药。可是千百次的实验、千百年的记载都宣告“点石成金”的失败,最终除了得到一些锌铜合金,色如金而无金性的“伪金”外,几乎一无所获。也有一些炼金家有一套自己的“点石成金”理论。他们认为,所有的金属都是由硫黄、水银和盐组成的,至于能够组成什么金属,则要取决于这三种物质的比例。如果把某种金属中这三种物质的比例改变一下,就能够使它变成另一种金属。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三种物质的比例呢?炼金家认为需要一种“哲人石”,如果在普通金属中加入“哲人石”,再进行加热和煅烧等处理,就可以变成黄金。于是,炼金家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哲人石”,这种努力显然也是徒劳的。炼金家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黄金是接近于最纯的金属,而一般金属都是不纯的。他们认为,只要用特殊的手段,把一般金属中所含的渣滓清除掉,最后就能够变成黄金。很明显,这也是一种荒唐的想法,因为这样的精炼方法只能用来制造纯金属,而不是黄金。炼金家曾经利用这样的方法制得了一些“药金”,根据现代分析技术的鉴定,这些“药金”也只不过是一些锌铜合金,他们的理想也终成泡影。古代炼金家之所以不能点石成金,一方面是由于它们的理论和做法是不正确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和实验设备还没有达到“点石成金”的水平。不过,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他们那种经过人工处理,改变物质的性质及结构的思想是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是一种非常革命的思想。到了20世纪中叶,科学昌盛了,于是,科学家又重新想起要圆当年炼金家“点石成金”的梦。现代的化学工业无不是由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构成的。在原子核反应中,利用高能的γ射线来照射某种金属元素时,这种金属元素的原子核便会失去一个质子,转变成原子序数比它小1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和汞正好处在相邻的位置上,金的原子序数是79,汞的原子序数是80,如果用γ射线照射汞,岂不是可以将汞转变为原子序数比它小1的金吗?根据上述设想,日本科学家松本高明进行了一次大型实验,将1.34吨的汞放在一个特制的容器中,然后用5000万电子伏特的γ射线照射汞,照射时间为70天,最后得到74公斤的黄金。现代的化学家已经成功通过人工核反应可生成新元素的原理,实现了古代炼金家数千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人类不但宣告了“点石成金”实验的成功,而且又利用核反应成功地完成了“点石成金刚石”的实验。看来,科学家确实已经实现了把汞转变为黄金的理想。这么说,松本高明不是发大财了吗?遗憾的是,松本所用的方法恐怕只有科学实验方面的价值,松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发财,因为,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黄金,远远比天然开采的黄金要贵。可是,又有谁能够否认,再过多少年以后,科学家不会探索出比较便宜的生产黄金的方法呢?也许到了那个时候,黄金便会变成一种价廉物美的金属了。点石成金后来引申为具有非凡出众的本领,能将一般的东西点化成出神入化的珍贵东西。例如垃圾经过适当处理,可以“点石成金”,制造出许多有用的东西。文章通过高手稍稍润笔,就会使其由劣变优,成为上乘之作。点石成金也常引申为指点感化(即点化),意思是佛家或道家用言语方术启发人学道,后来进一步引申应用在教育学领域和经营管理领域。点石成金或类似点石成金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些故事虽然短,但读来、听来耐人寻味,教益颇深。如:从前有一个村庄,有一个圣人路过这里。他告诉村里的人,他可以教他们点石成金的方法。但条件是他们必须做三件事:第一是把东山的石头运到西山,晚上又运回来,坚持一年;第二是组织村里的大象开采1万吨的木材;第三就是建造一座金字塔。一年之后,这三件事都被村民们做成了。这时,圣人告诉他们方法,并且强调,在念咒语的时候,千万不要想到山里的猴子。几百年过去,村里人还是无法点石成金,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念叨咒语的时候总会有一只猴子出现。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能力、技能和毅力都没有问题,但为什么始终无法成功,原因就是始终有一只猴子在我们的大脑中打转,我们无法放弃祖辈留给我们的猴子,也就永远无法得到点金术,正如知识经济的出现一样。只有打破传统,我们才有成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