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个人微信
微博二维码
在线留言
《金典》 黄金新闻 黄金广告 黄金品牌展示 黄金制品展销 黄金实时行情 黄金储备 黄金管理经营 黄金科技 黄金教育 黄金仪器仪表 黄金学术论文发布区 黄金政策法规 黄金历史 黄金考古 黄金博物馆 黄金主题公园 黄金用途 黄金业界 黄金媒介 黄金文字 黄金文化 金属学 黄金资源 黄金矿物 黄金生产 黄金产量 黄金加工鉴定 黄金行业标准 参考资料 合作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金文化大典 > 金字4字词

二次金改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9:04      点击次数:87      文章作者:
——发生在台湾的金融改革。台湾《〈中央日报〉网路报》2007年5月28日发布的一篇评论,题目是《陈水扁重启二次金改究竟为了什么?》。社评指出:在事前完全不知会财金首长的情形下,陈水扁日前突然宣布将要继续推动二次金改,“行政院长”张俊雄随即指示金管会,要严格控管金融机构,未来一年绝不容许再度发生金融危机。两相对照,显见二次金改目的绝不单纯,若非图利财团,即是操弄选举。就事论事,一次金改目的在改善金融机构体质及重建金融体系,实施以来,金融机构逾放比稍有下降,但金融重建基金先后投入二千五百亿元,再加计原先3%的金融营业税调降,政府耗用近6000亿元补贴私人金融机构,是否适当已值商榷,同时,多家问题金融机构仍未退出市场,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亦未建立。基层金融机构的问题虽短期获得舒缓,但基层金融机构不具竞争力的本质并未解决。所谓“二五八方案”,欲在二年内将银行逾放比降至5%以下,自有资本率提升至8%以上,实际上绝大部份后段班银行从未达到此一标准,可见一次金改并未成功。2004年10月,陈水扁宣布二次金改四大目标,包括于2005年底前促成至少三家金控市占率10%、公股银行减半,2006年底前14家金控减半,同时至少一家金融机构由外资经营或在外国上市。政策宣布后,舆论哗然,主要是其“限时限量”目标,完全违背市场机制,且将造成诸多流弊。举例来说,将金控合并扩大规模,究竟能否保证绩效改善,本身就有很大问题。事实上,若将日本的银行依规模分为四类,则规模大于5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绩效确实最高,但规模小于50亿美元的一类,反倒比规模介于50亿-200亿美元及200亿-5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报酬率要高;又如在韩国第一大银行国民银行,规模是台湾玉山银行的12.3倍,获利率却不及玉山的1/3,因此排除小型金融或银行的生存空间,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社评指出,再者,二次金改通过金融机构合并,不仅导致金融业者相互厮杀,更造成政府财库向特定财团利益输送。正因为如此,苏贞昌担任“院长”时,由蔡英文踩下煞车,二次金改于是搁置。但过去一年,金融弊案仍然层出不穷,诸如中信金案、开与台新银行并购彰银案,中华银案等连环爆,股票市场则是内线交易频传,人为炒作横行,明基、英华达与力晶等大厂纷纷中箭落马,金管会移送检调单位查办中的金融弊案竟然高达155件。社评表示,显而易见,二次金改根本就是问题重重的政策,陈水扁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重新启动。说穿了,无非是藉此拉拢财团,操弄选举而已!根据财金专业人士分析,透过二次金改,陈水扁不仅可藉此拢络民间金融机构,让过去属于国民党的金脉转到民进党,更可透过官股董事进入合并的官股金控,一方面掌控国民党的资金流向,作为未来选战的攻击目标,一方面避免民进党资金流向的情资外流。更重要的是,如果明年是马英九胜选,民进党与其将金融资源拱手让人,不如先透过金改交到亲绿财团手中。我们认为,这样的分析十分合理,显然,这才是陈水扁一定要在总统大选前完成二次金改的最主要原因;可以想见,“行政院”要求不能再爆发金融危机,其实也只是避免弊案穿帮,使民进党无法操控!又据中新网2008年12月16日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陈水扁无保释放后,台湾特侦组将侦查重心移往“二次金改”弊案,目前传出特侦组将在本周约谈“两家寿险公司、两家银行及一家票券公司”,怀疑还有款项尚未曝光,也让整个“二次金改”涉及的“参与人数”暴增,金融业老板更将是人人自危。此次扁家洗钱案的起诉书中,涉及“二次金改”弊案的部分并未详细说明,各方早就期待特侦组查扁案的第二波侦查行动。只是在扁案中已先后曝光的弊案中,目前已知的除了开发金辜仲莹 、101前董事长陈敏熏公主王子之争,及中信金插旗兆丰金引爆辜仲谅及澄清湖购地弊案郑深池汇款扁家,以及元大马家2亿元(新台币,下同)现金入官邸及代为处理扁家7.4亿元现金等,接下来的还要查的,可能才是各方真正想通过特侦组剥丝抽茧、捉出“二次金改”过程中尚未揭露的秘密人物。“二次金改”过程让人看到当时陈水扁执政时政商间“无所忌惮”的交易生态,似乎更证实了当时,没钱,办不了事的无奈。而元大金控马家母子三人更以“自请处分”方式,将2008年全年的薪资、奖金2400万元全数退回金控,并乐捐2亿元慈善捐款,看得出企业界在“走后门”一旦曝光后的羞愧、无奈。如今,特侦组传出将在本周再约谈两家寿险公司、两家银行和一家票券公司,据当时“二次金改”过程中较引人注目的金控合并案推估,可能成为扁家弊案最“难堪”的弊案。又据《环球时报》2009年1月13日(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李春明、本报特约记者林海)报道:尽管陈水扁已被关进大牢,但检方追查扁家弊案的步伐并没有因此而松缓。近日,检方在侦办过程中发现,岛内涉及“二次金改”的四大金融公司向扁家提供的贿赂可能高达20亿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与此同时,陈水扁利用所谓“机密外交”进行贪污也获得台湾“外交”高层的证实,令岛内舆论哗然“金改和外交俨然成为扁家敛财的幌子”。为反击检方的动作,陈水扁委托律师于12日下午5点再度提出抗诉,强烈要求判他入狱的蔡守训法官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