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屯赤金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9:05 点击次数:59 文章作者:
——圜钱的一种圆孔钱,标铸造地名,或加标布钱币值单位,但钱形又为秦制,屯赤金(山西盐池东北,战国魏邑)。可分为:一是魏国所铸,个别为周铸;二是秦占领布钱地区城邑出现的地方性铸钱。等圜钱,都是魏国铸币,也是魏受到秦币影响而出现的新币。圜钱形制的由来是古代玉壁或纺织工具纺轮。圜钱是战国时期最为进步的一种金属铸币形态,它体积小、便于携带,铸造工艺简单,因此战国中期以后,各国的铸币都有圜形化的趋势。最早出现在战国时的三晋地区,最早的圜钱是魏国所铸的“共”、“垣”、“共屯赤金”等,圜钱主要流行于三晋两周地区。“共屯赤金”钱文意为“共邑铸造的纯铜货币”,一般直径3.9-4.3cm,重10.2克,极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