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金九牧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9:05 点击次数:55 文章作者:
——九牧向王室贡金。贡金:指进献铜。九牧即九州。九牧是中国的别名。九鼎乃国家重器,迁在哪里,就意味着在哪里建都。《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类合志云。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二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水常满。以占气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自沸煎。及传周。周末九鼎咸震。能应亡灭之兆也。杨子曰。或问。周宝九鼎。宝乎。曰。器宝也。器宝待人而后宝。”《汉书·序》师古曰:“九鼎,即夏禹所铸者也。迁谓从纣都迁之以来。《春秋左氏传》曰:‘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以铸鼎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伯夷、叔齐薄之。”鼎的出现据说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最初用陶土烧制而成,不过是日常生活所用的炊器;后来,随着祭祀活动的发展和青铜时代的到来,而变成了祭器和区分贵族等级身份的礼器。“铸鼎象物”,则是说用九州所贡之金铸鼎,并把从远方图画来的各种物象铸于鼎上。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让民众周知何物为神,何物为姦,其最终的实际功效是可以让人们在出入山林川泽的时候,不再遇到不利于己身之物,夏王铸了九鼎,一下子便解除了古代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灾难。九鼎的神奇之处并不在于它是否被用作祭器,而在于它上边铸有许多奇异的物。《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