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分金
发布时间:2022-03-02 16:49:05 点击次数:54 文章作者:
——典故。典出《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这个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管仲、鲍叔牙合伙经商。一天,他们走到现名管镇这个地方,巧遇路边有一根闪闪发光的金条,但是谁也不肯拾取。怎么办呢?只有坐等失主。等了好长时间,不见有人来找。他俩叫从人看守,自己到附近村庄住下。从人见主人离去,心生歹意,欲取金逃走。谁知腰刚弯下,金条忽然不见,却有一条赤蛇扑来,吓得他连呼救命。适逢一位农夫路过这儿,急忙挥动锄头将“蛇”断成两截。从人趁机溜之大吉。第二天,管仲、鲍叔牙来到原处,见人走、金断,十分诧异。路边的一位农夫得悉这种情况,说“天赐黄金,何不分取?”鲍叔牙将长的一截递给管仲,认为他家穷,自己则留短的一截,管仲坚决不受。他们又想到,天赐金于地,应归于当地老百姓。结果两截金条分别送给两个村落的农民。后人为纪念此事,这两村就叫“管公店(后称管镇)”和“鲍家集(后称鲍集)”,并于明代万历年间在管镇镇街西约50米处建了一座蔚为壮观的“管鲍分金亭”,该亭毁于1959年。2002年11月8日,江苏盱眙县决定投资50万元,在管镇镇原址复建管鲍分金亭。复建的管鲍分金亭,底部宽10.5米,高13.6米,整体呈方形,上面矗立着四个高大巍峨的铁人,东西两面分别是年轻时管仲和鲍叔牙的雕像,手里捧着熠熠生辉的金条,另两侧分别为管鲍老年时的封侯雕像。四个大门两旁的八面墙上分别绘有拾金、待领、分金、赠金等八幅浮雕,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管鲍分金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