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錒(ā)的简体字。锕是一种放射性元素,由铀衰变而成。英文:Ac,actinium。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ⅢB族元素,α衰变和自发裂变是锕系元素共同的核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锕系元素的离子半径反而减小,称为离子半径收缩现象。锕系元素在水溶液中最常见的价态为+3,锕系元素的氢氧化物、氟化物、碳酸盐和草酸盐不溶于水,而其硝酸盐、硫酸盐、高氯酸盐和卤化物易溶于水。锕系元素的用途越来越广,铀-233、铀-235和钚-239是核反应堆和核电站用的燃料,锕-227、锔-244和钚-238等则用作宇航飞行器的热源。?周期系ⅢB族中原子序数为89-103的15种化学元素的统称。包括锕(Ac)、钍(Th)、镤(Pa)、铀(U)、镎(Np)、钚(Pu)、镅(Am)、锔(Cm)、锫(Bk)、锎(Cf)、锿(Es)、镄(Fm)、钔(Md)、锘(No)、铹(Lr),它们都是放射性元素。铀以后的原子序数为93-109的17种元素称为超铀元素。前四种元素锕、钍、镤、铀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余11种全部用人工核反应合成。锕系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是:锕以后的元素电子依次填充5f内电子层,它们的最外层的电子构型基本相同,使锕系元素之间的性质非常相似,与镧系元素一样,锕系元素中也存在着离子半径收缩现象。锕系元素用符号An表示。锕系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是5f0-146d0-17s2。1789年德国克拉普罗特(M.H.Klaproth,1743-1817)从沥青铀矿中发现了铀,它是被人们认识的第一个锕系元素。其后陆续发现了锕、钍和镤。铀以后的元素都是在1940年后用人工核反应合成的,称为人工合成元素。铹(Lr)是否属于锕系元素有争论。最近的色谱分析显示,铹应属于IIIB族,而非锕系。但为了方便叙述,现今仍习惯将其与锕系合称。锕系元素都是金属,与镧系元素一样,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们的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可溶于水,氢氧化物、氟化物、硫酸盐、草酸盐不溶于水。大多数锕系元素能形成配位化合物。α衰变和自发裂变是锕系元素的重要核特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半衰期依次缩短,铀238的半衰期为44.68亿年;铹260的半衰期只有3分钟。锕系元素的毒性和辐射(特别是吸入人体内的α辐射体)的危害较大,必须在有防护措施的密闭工作箱中操作这些物质。在人工合成的锕系元素中,只有钚、镎、镅、锔的年产量达千克级以上,锎仅为克量级,锿以后的元素量极少,半衰期很短,仅用于研究。用途比较多的只限于铀和钍,钚在某些情况下用作核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