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xiāng)的简体字。①形声。从金,襄声。本义:瓤子。②镶嵌物相嵌或相配合;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如:镶牙、镶嵌、镶边。《红楼梦》:“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③铸铜铁器模型的瓤子。《说文》:“镶,作型中肠也。”④古代兵器。晋·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二首》:“手持白头镶。”钩镶:钩镶结构图钩镶是一种汉代常见的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上钩约长25厘米,下钩约长15厘米,中为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盾为圆角方形薄铁板,前面有突出的尖;钩为圆柱形的长铁铤,均稍向后弯;上钩顶端为锐尖,下钩末端为小球;两钩中间连接盾后的把手;盾用以推挡,钩用以钩束。此种兵器兼具防、钩、推三种功用,一般配合环首刀使用:战斗时一般用左手的钩镶将敌方长兵器钩住(对戟头横出的小枝特别有效),同时右手环首刀挥向敌面门。有的武侠小说中将它描述为护手钩类的兵器,则纯属无稽之谈了。汉代的铁钩镶,由河北定县博物馆提供,在定县中山穆王墓出土。钩镶残长480毫米,上钩残长290毫米,尖部残失;镶部长190毫米,宽140毫米,上有一刺,高80毫米;镶鼻、下钩残失。??钩镶古画钩镶是由盾演变而来的一种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中部是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钩为圆柱体的长铁鋋,都稍向后弯。上钩顶端锐尖,下钩末端为小球,两钩中间连接盾后的把手,即镶鼻。盾为圆角方形薄铁板,用圆盖钉钉在钩架上。盾上部有一刺。钩镶的作用是:镶用以推挡和击刺,主要起盾的作用;钩用以钩束对方兵刃,以利于自己的兵刃杀出。它的作用较单纯防御的盾要积极。所以汉代刘熙《释名·释兵》说:“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或推镶,或钩引,用之宜也。”钩镶通常与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左手持钩镶挡钩敌人的兵器,右手持刀、剑砍刺敌人。钩镶创制于汉代,当时盛行铁戟,而钩镶对抵抗戟的进攻较为有效。因戟有横出的小枝,被勾束后,很难迅速抽回,持钩镶者即可乘机砍刺对手。汉晋以后,戟逐渐退出战场变为仪仗用器,钩镶也随之衰微以至绝迹。此外,在印度也有类型形状和作用的兵器,叫做羊角盾,钩镶和羊角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凡作型,先以繩爲坯胎,型固,則從竅㨨繩緒耑,繩窮而型存,有類於腸也。又《廣韻》鉤鑲,兵器。《釋名》鉤鑲,兩頭曰鉤,中央曰鑲。或椎鑲,或鉤引,用之之宜也。⑤俗称修补其缺处。清·叶名沣《桥西杂记》:“今市肆有补齿,一云镶齿,如生。”如:镶牙。常用组词:镶滚:在衣服边缘加一道边;女服加宽边叫镶,加窄边叫滚。镶边:(1)镶入服装内的一块衣料(如为了装饰)。(2)用花边、滚条、边、带或装饰品;给…加边。给罩衫镶边。镶接:植物的一种嫁接法,这种方法是把基部切成舌状和一个缺刻的接穗,插入在砧木上所做的相应的切口内。镶面:用较高级面层的材料来饰面。用磁砖镶面的墙。镶片:一块镶入衣服的织物,通常用作修饰或装饰镶嵌:以物嵌入,作为装饰镶牙:装假牙;嵌补脱损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