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戴菊鸟
发布时间:2022-03-02 16:52:31 点击次数:21 文章作者:
——最小的鸣禽之一。为真核生物eukaryotes动物界Animalia脊索动物门Chordata鸟纲Aves雀形目Passeriformes鹟科Muscicapidae(莺科Sylviidae)戴菊属Regulus戴菊R. Regulus。体长8-11厘米。长着绿白色的身体,在它们的头部有鲜黄色的条纹。戴菊主要栖息在松柏林里,在树枝上不断跳跃捕捉昆虫,还吃它们的卵。戴菊用苔藓和蜘蛛网做成杯状的巢,并把巢挂在树枝的底部。每次可产7-12枚卵。戴菊有4个同样小的近亲栖息在北半球的森林里,被统称为戴菊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 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北美洲的金顶戴菊(R. satrapa)与欧亚的金冠戴菊(R. regulus)常视为同一种:头顶都有斑(雄鸟红色,雌鸟黄色),周围有显著的黑边。白玫瑰色,具红褐斑点。亚种分布:1.戴菊东北亚种(学名:Regulus regulus japon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东北、河北、河南、西至甘肃和青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2、戴菊青藏亚种(学名:Regulus regulus sikkim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青海、甘肃、西藏等 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3、戴菊新疆亚种(学名:Regulus regulus trist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青海等地。该物种 的模式产地在Turkestan。4、戴菊西南亚种(学名:Regulus regulus yunnan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 、贵州、云南、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物种特征:戴菊体型娇小(9厘米)而色彩明快的偏绿色似柳莺的鸟。翼上具黑白色图案,以金黄色或橙红色(雄 鸟)的顶冠纹并两侧缘以黑色侧冠纹为其特征。依据R.r.sikkimensis标本,采自青海玉树)。雄鸟:头顶中央有一前窄后宽略似锥状 的橙色斑,先端及两侧为柠檬黄色;在整个块斑两侧,各具一条黑纹,上体暗橄榄绿,上背沾染灰色,向后在腰部和尾上覆羽几变成橄榄黄色;尾羽褐色,外边缘橄榄黄;翼羽 黑褐,大、中覆羽先端乳白色,组成二道明显的翼斑;内侧初级飞羽部边缘褐色,沾黄,基部个黑斑; 先和眼周灰白;下体棕白,胸侧和两胁染有橄榄色。雌鸟:体色与雄鸟相似,但在色泽上要 暗淡些,头顶中央的斑块,仅为柠檬黄色。虹膜暗褐;嘴黑色;跗躔和爪暗绿褐。眼周浅色使其看似眼小且表情茫然。不可能与任何一种中国的柳莺混淆。各亚种细部有别。亚种 coatsi较其他亚种色浅;japonensis较深,颈背灰色较重且翼上白色横纹宽;himalayensis的下体 较白;sikkimensis较himalayensis而色深,绿色较重;而yunnanensis的体色更深,绿色更重,下体皮 黄,两胁灰色;tristis几无黑色侧冠纹,下体较黯淡。幼鸟无头顶冠纹,与部分Phylloscopus属柳莺可 能混淆,但无过眼纹或眉纹,且头大,眼周灰色,眼小似珠。虹膜-深褐;嘴-黑色;脚-偏褐。叫声:尖细高音sree sree sree。告警时发出重音tseet。鸣声为高调的重复型短句,至华彩乐段收尾。生态特征:戴菊在我国分布于新疆西部、西藏南部,东北北部及西南地区繁殖,越冬至华东和台湾。在山区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繁殖。巢呈碗状,外壁如毡,内部为细草、松针及大量鸟羽或兽毛构 成。每窝产卵7-12枚。卵要排两层。体长约9公分(3.5吋),体羽绿灰色,头顶有浅色斑纹。北美洲的金顶戴菊(R. satrapa) 与欧亚的金冠戴菊(R. regulus)常视为同一种:头顶都有斑(雄鸟红色,雌鸟黄色),周围有显著 的黑边。白玫瑰色,具红褐斑点。卵的长径1.1-1.6厘米,短径 0.9-1.1厘米。戴菊在小兴安岭繁殖时,繁殖期14-17天。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以及10繁殖。性活 泼。欧洲的火冠戴菊(R. ignicapillus)似金冠戴菊,但有白色眼纹;台湾的黄腰戴菊(R. goodfellowi) 可能是火冠戴菊的一个亚种。北美的红玉冠戴菊(R. calendula)仅雄鸟有表面红色的冠斑,常隐蔽不显。习性很象柳莺,总是不静止的穿行于松树枝间,寻找食物。除在育雏时暗和雏鸟一起外,很难见到有 集群活动,多成对在一起,或者互不远离。在飞行和寻食时,总了出吱吱中声,声音很微弱,似老鼠的 吱吱声。以昆虫为食。数量远比柳莺少,不易见到。